第249章 择日不如撞日(第2页)

 “子建,怎么了?”万三看到来人,笑道。

 “三爷,上次跟你聊天,你说你这有金刚钻等工具,我今儿过来特地借用一下的。”曹子建笑道。

 “有东西要修复?”万三问道。

 “对。”曹子建说着,便是手中盒子打开。

 万三虽然对瓷器没有研究,但怎么说也在造办处待过。

 没吃过猪肉,但也见过猪跑。

 所以,他大概猜到了曹子建要做什么。

 锔瓷。

 这门技艺,历经一千多年的历程,不仅仅是一种民间绝活的体现,更是研究民间技艺、经济、文化特征的活化石。

 金刚钻的发明就充分体现了华国古代先民们的聪明才智。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这句华国俗语,更是成为有本事,有能耐的代名词。

 当即,万三带着曹子建来到了里间。

 这里是万三的‘工作室’,其内摆满了各式各样修复青铜器的工具。

 随着油灯被点亮,曹子建来到一张工作台前,将盒子内的瓷片全部取了出来。

 锔瓷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找碴,对缝。

 将破损的瓷器恢复原状,准备修补。

 随着这一步的完成,接下来就是定位点记。

 根据瓷器的纹饰结构以及样式张合位置和位点,确定锔钉数量和位置。

 “给。”万三给很是时候的给曹子建递来了一根铜丝。

 曹子建这就开始制作锔钉。

 这个过程有些废时。

 不过万三看着曹子建已经打好的一枚锔钉,这就依葫芦画瓢,开始也帮忙一起做了起来。

 一个小时的功夫,两个人,打出了二十来颗锔钉。

 “三爷,够用了。”曹子建朝着还准备制作的万三说了一句。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用金刚钻打孔。

 金刚钻是长约10公分的铁钻杆。

 用金刚钻钻孔,打孔,是对锔瓷人的一大考验。

 毕竟这瓷器的厚度就一厘米多点,打孔时都是毫厘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