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礼尚往来(第2页)

 “曹老板,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让人将菜送到这边。”鲍永辉开口道:“这样,既不影响你开店,也算让我请了饭,如何?”

 见鲍永辉都将话说到这份上了,加上自己这随缘居,正常情况下,一天都没一个客人,曹子建也不好再推辞,这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得,那我让人送菜过来。”鲍永辉说着,便是掏出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出去。

 至于陈百里,则是跟陈若冰低语了几句。

 两人说了什么,曹子建并没有刻意去听。

 只是看到两人在交流完后,陈若冰出了随缘居。

 曹子建也没闲着,将桌子给搬了出来。

 不多时,菜送到了。

 兴许鲍永辉觉得曹子建是秦省人,所以点的都是秦省的特色菜。

 如葫芦鸡、腊牛肉、带把肘子、涮毛肚、梆梆肉等等。

 见都是下酒菜,曹子建想到储物戒指里还有两瓶上次去雅兴楼,金诚送的高粱酒。

 这就准备去后院给取过来。

 只是还没等他有所动作呢,陈若冰回来了。

 而且手里还抱着一个硬皮纸箱。

 由于纸箱表面没有任何字,曹子建也不知道其内到底装了什么。

 只得开口道:“陈小姐,这是搬了什么?”

 “我爸珍藏多年的酒。”陈若冰答道。

 “别听小女瞎说,就普通的酒。”陈百里笑着摇了摇头。

 随着纸箱内的三瓶酒被取出,曹子建就知道,陈百里这是低调了。

 三瓶酒的外观一致,都是乳白色玻璃瓶,金属盖外加红色塑封膜。

 上印‘中外驰名’‘贵州茅台酒’等字样。

 “88年五星铁盖茅台。”鲍永辉眼尖,一下就认出了这三瓶茅台的来历:“陈老,这酒,现在最少也得5万一瓶了吧?”

 “而且大家都拿它来兑新酒,你居然直接拿来喝,够大方。”

 “今儿高兴,不谈钱。”陈百里说着,便是拿过一瓶,将其拧开。

 即便这茅台距今已有三十来年,但随着打开,还是能闻到一股酒香。

 就在陈百里想着给曹子建等人满上的时候,才发现,桌上压根就没有酒杯。

 最后只得看向曹子建,开口道:“曹老板,店里可有酒杯?”

 “当然。”曹子建点头,这就去到柜台后,弯下身子,心念一动。

 从储物戒指内取出了一个锦盒。

 “酒杯来了。”曹子建笑着将锦盒给放到了桌上,将其打开。

 看着其内四只都是敞口,斜直壁,矮圈足,器心微凸,内外皆素白釉,看着十分精致小巧的杯子。

 陈百里,陈若冰,鲍永辉三人双眸都是一亮。

 几乎不用曹子建招呼,三人人手一只,将其拿在手上仔细端详了起来。

 三个杯子的造型是一样的,就是杯外的彩绘图案不一样。

 但意思差不多,都是公鸡,母鸡,外加小鸡或觅食,或追逐的场景。

 四个杯子施色精绝,鸡羽之处等笔触细微,类有画珐琅之感,颇为传神。

 底落“大清雍正年制”青花三行六字楷书款。

 “雍正洋彩鸡缸杯。”陈百里第一个看完,开口道:“而且还是两对,这太罕见了。”

 “再罕见,也比不上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呀。”曹子建笑道。

 此话一出,陈百里三人的嘴角都是没来由的抽动了起来。

 虽然说,雍正洋彩鸡缸杯和成化斗彩鸡缸杯都属同一器型。

 但从价值和存世量上,两者却是天差地别。

 早在明代,就有文献明确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的说法。

 曹子建的这套雍正洋彩鸡缸杯就是照着成化斗彩鸡缸杯仿制的。

 “那成化斗彩鸡缸杯,跟其他的名品瓷器不同,自被烧出之后,就仅限明宪宗朱见深和万贵妃御用,可不是给寻常百姓把玩的。”鲍永辉将手中的鸡缸杯放下,开口道:“据说,如今全世界,就仅存十七件成化斗彩鸡缸杯了。”

 “鲍叔说的没错,根据现有的资料统计,确实只有十七件。”陈若冰点头:“可是,有十只在台省的故宫,还有三只在国外的博物馆。”

 “所以,真正还在藏家手里流通的,仅仅只有四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