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第2页)

 “这不就想着曹总帮我鉴定一下嘛。”王大白一脸洒脱道:“当然,如果是赝品,我也认了,毕竟当年我爸爸花的是六千块,而非六十万。”

 见王大宝如此看得开,那事情就好办了。

 曹子建将里面的画卷给取了出来。

 先是看了一眼外层的装裱,而后起身来到办公桌前,将其平铺在了桌上。

 这是一幅葫芦图。

 以泼墨写出瓜叶,不着墨线勾筋写脉。

 笔法简洁传神,墨色酣畅淋漓。

 款识:三百石印富翁。

 钤印:白石。

 在一番简单的查看过后,曹子建对于这幅画的真伪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断,开口道。

 “王老板,该画的题材风格符合齐白石的特点。”

 “用葫芦比作“福禄”,象征富贵,长寿和吉祥,通过大写意方式完美表现了出来。”

 “葫芦之黄色与浓淡墨色交相辉映,以焦墨枯笔写藤蔓,似蛟龙入海,一气贯通。”

 听到曹子建如此高的评价,王大宝双眸大亮。

 然而,接下来,曹子建却是话锋一转。

 “这确实是齐白石的作品不假,但并非真迹,而是一幅印刷品。”

 “印刷品?”王大宝一愣。

 起码,以他的眼光去看,这丝毫看不出一点印刷的痕迹。

 “是的,在华国,有很多印刷品能以假乱真到连画家本人都分辨不出的地步。”曹子建开口道。

 “这种神奇的印刷工艺,叫做木版水印。”

 “虽然说,如今,照相和现代油墨印刷技术已经发达,但还是不能使纸、绢、墨、颜料等材质上与原作保持一致。”

 “但传统的木版水印技术却是能在“以假乱真”上更胜一筹。”

 “不仅能制作谱笺小品,而且能复制绘画技法非常复杂的绢本、纸本等恢宏巨制。”

 “这门技艺也凭借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成为了国家级非遗文化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

 “是一项对华国书画精品进行高仿真复制的传统工艺。”

 “其技艺之繁琐可分为几十道基本工序,需要勾描师、雕版师、水印师三人通力协作完成。”

 “它每一个工序都必须完全采用手工操作,所有技艺传承都是师傅带徒弟一代代口传身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