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加起来一百个心眼子(第3页)

 给人营造出一种这手卷十分珍贵,自己必须形影不离的样子。 

 在薛总管的领路下,两人来到六楼。 

 随着薛总管的敲门,房门被打开。 

 薛总管朝着守在门口的齐心介绍道:“齐护卫,这位就是老爷要见的人。” 

 齐心审视了曹子建一眼,开口道:“这位先生,为了保证老爷的人身安全,每个人在进屋前,都需要一个简单的搜身。” 

 “确保没有能够威胁到老爷性命的武器后,才可进入。” 

 “所以,麻烦您能够配合。” 

 想到载丰的身份,加上这护卫语气又这么客气,曹子建这就配合着让对方简单检查了一下。 

 确定曹子建身上没有携带利器之后,齐心让出了一个身形。 

 “老爷,就是这位公子。”来到载丰跟前,薛总管开口道。 

 当着曹子建的面,薛总管自然不会对着载丰一口一个主子的喊着。 

 载丰闻言,微微点头,而后将目光落到了曹子建身上。 

 自然也看到曹子建手中抱着的那幅画卷。 

 想来就是所谓的王献之的《适奉帖》。 

 可能是载丰觉得,曹子建不过是他人生中一位匆匆的过客,所以也没询问曹子建的名字,首接朝着薛总管开口道。 

 “既然这位公子己经到了,薛怀,你先拿那幅手卷给这位公子先过目。”

 “是,老爷。”薛总管应了一声,这就打开屋中的柜子,取出一卷同王献之《适奉帖》一样的装裱形式的手卷,递到了曹子建的跟前。 

 “公子,先看这幅吧。” 

 曹子建抬手接过,这就来到屋内的一张桌案前,将其给缓缓打开。 

 该手卷尺寸比较大,属于无法在一张桌案上完全打开的情况。 

 曹子建只能一点点的从头看。 

 这是一卷水墨纸本的行书文。 

 首先映入曹子建眼帘的是本手卷的标题:天马赋。 

 在天马赋三个字的周围,钤有六枚朱印。 

 分别是: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定鉴、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以及嘉庆御览之宝。 

 印章没有任何问题,代表曾入藏清宫。 

 就在曹子建看着这篇行书《天马赋》的时候,载丰也在观察着曹子建。 

 他也很想知道,面前这个年轻人,到底是对华国字画真有研究,还是虚有其表。 

 如果只是虚有其表,那么载丰觉得,剩下的字画也就没有拿出来给对方鉴赏的必要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拿出来的第一幅作品,在他看来,应该鲜有人知。 

 不多时,曹子建己经将该手卷给全部看完。 

 同时,心中也是有了一个清晰的判断。 

 这是清代书法家张照临摹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天马赋》。 

 “这字写得如何?”见曹子建将目光从手卷上收回,载丰问道。 

 听到载丰这个问题,曹子建嘴角一抽。 

 自己过来是买东西的,哪有当着卖家的面大夸这东西如何如何好的道理? 

 那不是变相给自己抬价吗? 

 因此,曹子建摇了摇头,道:“咱们还是先谈价吧。” 

 好似看出了曹子建的心思一般,载丰开口道:“不用担心我会故意抬价,这手卷我的价格是两千大洋,如果你的回答能够让我满意,一千大洋我就可以卖你。” 

 由于知道载丰的具体身份,所以对于对方这话,曹子建还是很相信的,开口道:“那我就知无不言了。” 

 载丰微微颔首。 

 “张照用笔兼具颜体的厚重与米芾的灵动,结字严谨工整,这手卷不仅是馆阁体书法的代表性作品,还是张照中期的佳作。”曹子建答道。 

 所谓馆阁体,指的是因科举制度而形成考场通用字体,以乌黑、方正、光洁等为特点。 

 “听公子这话,好像对张照很有了解?”载丰不动声色的问道。 

 “清代书法家,戏曲家,官至刑部尚书,其书法初学董其昌,后融合颜真卿、米芾风格,形成典型的“馆阁体”面貌?。“曹子建不假思索的答道。 

 曹子建的这些回答,己经让载丰确定,对方确实是个有本事之人。 

 这就淡笑道:“公子果然见多识广,你的回答我很满意,按照刚才说的,一千大洋卖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