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李代桃僵(第2页)
“因为之后,只要能够带动整个定远县的发展,让他们都尝到甜头,他们对于你是不是真的县长并不会关心。”
“曹先生,我怕辜负你的信任,最后无法将定远县发展成您想象中的样子。”戴师爷苦声道。
“这都还没开始尝试呢?就说丧气话?”曹子建笑着鼓励道:“给自已一点信心。”
“好了,将我刚刚跟你说过的那些话,你自已在好好用语言组织一下,等会可是要对着过来的定远县那些乡亲们说的,可不能出现卡壳,忘词。”
“嗯。”戴师爷点了点头。
好半晌后。
戴师爷想到了什么,看向曹子建,一脸正色道:“曹先生,您能收我为徒吗?”
“收徒?”这话把曹子建整得一愣,摇头道:“戴师爷,我除了对古玩懂点,可没有什么能够教你的。”
“曹先生,您过谦了。”戴师爷连道:“您那一手相面识人,乃我生平仅见。”
“你想跟我学习相面术?”曹子建讶然道。
“是的,曹先生。”戴师爷应道。
两天前,戴师爷对于这相面术是完全没兴趣的,甚至还觉得这是先辈留下来的糟粕,认为通过一个人的面相就判断这个人的善与恶实在是无稽之谈。
但是经过曹子建昨天展现出来的相面识人,让他大受震撼。
现在的他,对于这门‘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也想跟曹子建一样,学会相面术,这样,自已就能通过面相来判断一个人的善与恶了。
“这.....”曹子建面露难色道:“我教不了你。”
要知道,自已这相面术跟鉴赏古玩可不一样。
对古玩的鉴赏,是曹子建打小就开始接触的,又经过各种系统性的学习和日积月累的经验,才有了现在的眼力。
而相面术,他没学过,靠的是系统的奖励的‘十观相法’才一下子掌握的。
完全不懂得怎么教人。
戴师爷闻言,还以为曹子建是因为这门学问有着特定师承的缘故才不能教的,这就没有继续勉强。
看着戴师爷一脸落寞的神色,曹子建出声解释道:“戴师爷,并不是我要藏着掖着,而是这相面术,我实在不知道从何教起,我怕误人子弟。”
“曹先生,那您能跟我讲讲这相面术吗?”戴师爷开口道。
曹子建想着,陈顺同他们还没回来,这会闲着也是闲着,也就没有吝啬,点头道:“在咱们华国,最早有关于相面学的文字记载,可见于《左传》,其上明确记载了周代史官史叔服为公孙敖二子相面的事例。”
“当时对方是通过观察形体与气质推断其命运,长子“谷”被断为共富贵者,次子“难”为尽孝送终者。”
“那会,大家对于相面,大多处于经验的累积,比如看到手长脚长者就认为其擅劳力,女性手指纤细者,则非务农出身,这些经验性关联在后来逐渐成为一个体系。”
“直到汉代,随着专门相术著作王充的《论衡·骨相篇》出现,才算真正完成了相面从经验到理论的跃升。”
“而对于相面学真正的巅峰期是唐宋时期。”
“唐代甚至催生出了职业相士群体,相术成为了当时人才选拔的辅助手段。”
“而到了宋代,《麻衣神相》提出‘五官十二宫’理论后,也彻底标志着面相学进入成熟阶段。”
戴师爷听的无比认真。
“当然,倘若你真的想学习这相面术,第一步,就是先从基础理论入手,比如先了解十二宫的具体位置。”曹子建继续道。
“因为这是相面学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