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成为黄承乾的供货商

不管是赵伯驹,亦或是顾闳中,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画家。

如赵伯驹,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相比起界画,他的青绿山水画更加出名。

他还是宋朝宗室成员,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

一幅传世画作《汉宫图》,在台省故宫博物馆可是‘国宝’级的藏品。

被视作华国古典绘画中的经典之作。

而且这名字,不免让曹子建联想到了自已在民国世界的好友,张好好。

“以好好对于华国书画的热爱程度,见到这幅跟自已同名不同姓之人的作品,不知会有何想法?”曹子建心中暗道一句。

至于顾闳中,那就更厉害了。

在五代十国的南唐时期,就已经声名在外了。

而在现实世界,他的名气更盛。

原因无它。

他的一幅画作,同《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一并被誉为华国十大传世名画。

这幅画就是顾闳中创作的《韩熙载夜宴图》。

华国五千年历史,名家画作数不胜数。

能成为十大传世名画,除了都具有引首、题跋、历代名家题记、收藏玺印等浓厚文化痕迹外。

画作本身还需要展现出高超的绘画技巧,如线条流畅、设色典雅或构图精妙。

《韩熙载夜宴图》就以细腻的人物刻画和工笔重彩技法著称?。

此刻,曹子建感觉自已现在的心思就如同某句网络流行语说的一样。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面前这五件藏品,他都想收入囊中。

当即,曹子建将目光落到了正在弯腰帮自已从地上捡大洋的黄承乾身上。

随着五块大洋全部捡起,黄承乾将其递还给了曹子建。

“黄老板,劳烦你了。”曹子建接过后,客套了一句。

黄承乾摆了摆手,看着桌上的五个盒子,问道:“曹先生,我这五件藏品,你相中哪一件了?”

“黄老板,说实话,这五件藏品我都想要。”曹子建答道。

黄承乾挑了挑眉,指着装着乾隆《临三希堂帖》的盒子,道:“也也包括这幅?”

“对。”曹子建点头:“您说说,除了这棵百年人参以外,我还要给你添多少钱,你才能将这五件藏品匀给我?”

黄承乾没有立马说数字,而是意味深长的看着曹子建:“曹先生,我可记得你刚刚一直在贬低乾隆这幅《临三希堂帖》,怎么现在也要了呢?”

曹子建自然不会跟黄承乾说,在现实世界,这作品的价值如何如何高昂,而是随口找了个理由,道。

“黄老板,我确实对乾隆的作品不太感冒,但架不住乾隆的名声大。”

“当然,黄老板如果不肯割舍,我自不会勉强。”

“咱们可以谈谈另外四件。”

其实,在曹子建心目中,必须拿下的就只有两件。

一件是赵伯驹的《汉宫秋图》,另外一件就是顾闳中的《眀皇击梧桐图》。

因为这两件,在现实世界都已经失佚。

而另外三件,严格说起来,都是有替代或相似品的。

价值较那两件而言,差得不止一星半点。

“曹先生,你明人不说暗话,我也不跟你拐弯抹角了。”黄承乾开口道:“对于这五件藏品的价值,我很清楚,别说一棵百年人参不够,哪怕十棵,也不够。”

“这我清楚。”曹子建点头道:“所以,我要添多少钱呢?”

“谈钱,未免落了俗套。”黄承乾笑着摇了摇头:“我一分钱都不要。”

这话把曹子建整得有些懵。

黄承乾作为地地道道的生意人,不谈钱,那谈什么?总不能跟自已谈感情吧?

这摆明话里有话。

“所以,黄老板是有什么要求?”曹子建试探性的问道。

“对。”黄承乾点了点头。

“黄老板,我...我恐怕满足不了你的要求。”曹子建苦声道。

“我都还没说我的要求是什么呢。”黄承乾淡笑道。

“从小家里人就教育过我,不要钱的东西才是最贵的。”曹子建接口道:“能让黄老板用这五件藏品跟我提要求,那难度肯定非比寻常。”

见自已的小心思被曹子建戳破,黄承乾也不尴尬,而是放声大笑了起来:“曹先生,虽然你年纪跟我小女儿差不多大,但在为人处世这方面,却是远超同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