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盛世古董,乱世金

 虽然说,盛世古董,乱世金。
 

 民国这个乱世,却是有些许不同。
 

 因为社会的动荡,很多没有生存能力的清朝遗老遗少们需要变卖祖上留下的古玩来维持生活。
 

 加上新兴的权力阶层需要用一些有文化积淀的物品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
 

 尤其是北洋政府。
 

 大量的高官在短期频繁变动,无论是谁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都是买府邸,用收藏品来做装饰。
 

 加上国外对华国文化的垂涎,也使得大量的文物被抢夺或贩卖到异国他乡。
 

 这就使得这一时期的古玩行业高度繁荣。
 

 诞生了如琉璃厂,东四牌楼、东华门、炭儿胡同等专业集中经营古玩的一条街。
 

 “目前要做的,就是先了解当下的古玩市场行情。”曹子建心中这么想着,就准备去琉璃厂逛逛。
 

 毕竟这会的琉璃厂最具代表性。
 

 几百年的文化沉淀造就了琉璃厂古玩行业的高速发展。
 

 加上1911年至1927年是京城古玩市场的“黄金时代”。
 

 琉璃厂的古玩铺迎来送往、异常热闹。
 

 想到就去做,一直是曹子建做事的准则。
 

 当即来到院中,准备出门。
 

 只是曹子建刚打开院门,就听到一阵马蹄声。
 

 顺着声音来源处看去。
 

 就见不远处三个痞里痞气的男子正骑着三匹高头大马朝这而来。
 

 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戴着硬壳大檐帽,缀五角形帽徽,身穿蓝色军官制服,着高腰皮带,脚上套着长筒靴的男子。
 

 在他身后跟着的两人,装扮也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是,两人的肩上都多扛了一把老套筒步枪。
 

 在民国,是不禁枪的。
 

 不仅不禁,当时的政府还鼓励民间持枪。
 

 这主要是因为,从清朝的时候,最低的一级只到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