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两件永乐青花盘(第3页)

 

 之所以谢樟会认为这两件是民窑,可能在他的认知中,没有署纪年款的瓷器都不是官窑吧。
 

 其实不然。
 

 在官窑上署款这事,最早就是永乐朝开创的。
 

 所以在明永乐朝之前,所有的官窑瓷都是没有署款的。
 

 就比如元青花,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他们确确实实都是官窑,但从不署款。
 

 不仅如此,永乐瓷器也并不是每一个官窑都有落款,大多数都是没有的,直到宣德时期才正式有了官窑署款的说法。
 

 看着面前这两件永乐青花盘,曹子建觉得,不应该谢樟给自己磕一个,而是自己给对方磕一个。
 

 毕竟这两件青花盘,太过稀有了。
 

 尤其是那件永乐青花葡萄纹花口大盘。
 

 要知道,在古玩陶瓷收藏界,一直有这么一个说法。
 

 永乐青花盘,以三十公分者为常,四十公分者为贵,而四十公分以上者,世间罕有。
 

 为世界公私收藏,华国陶瓷机构竞相争夺的至宝。
 

 而且在青花纹饰上。
 

 也有着‘五朵花’不如“一束莲”,莲不如牡丹、扁菊等花卉,而花卉又不若西瓜、葡萄等纹饰。
 

 面前这个青花葡萄纹花口大盘,可谓永乐青花中的极品。
 

 论价值,曹子建都觉得能跟那件康熙御制珐琅彩相比拟。
 

 “谢樟为什么会拥有着两件永乐青花呢?”曹子建眼中露出了浓浓的不解。
 

 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谢樟说的一句话。
 

 这是他挖树根吃的时候,从地下挖出来的。
 

 在结合这两件瓷器没有一丝使用的痕迹。
 

 曹子建恍然开朗。
 

 要知道,永乐朝距离民国也有五百多年,哪怕没有使用痕迹,也会有岁月的痕迹。
 

 但从这两个大盘上看不出一丝。
 

 出现这种情况,无外乎一种可能。
 

 地下出来的。
 

 当然,从地下出来也是分两种。
 

 一种是墓葬,就是同墓主人一起,被深埋在地底。
 

 这种情况出来的瓷器,表面会有被泥土侵蚀的痕迹。
 

 另一种就是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