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让老藏家都打眼的器物

 “老板,这瓷瓶怎么卖?”另外一名买家朝着袁凯问了一句。
 

 此话一出,曹子建和范阳纷纷将目光朝那买家手上看去。
 

 只见对方手里拿的是一个荸荠瓶。
 

 直口长颈,硕腹圆鼓,圈足。
 

 器身以粉彩绘制,口沿和颈部分别为如意云头纹和变体莲瓣纹,口沿有描金。
 

 腹部则为祥云、红蝠相间纹饰。纹饰精美,色彩明丽。
 

 是光绪官窑粉彩瓷器的典型器。
 

 “五万。”袁凯报了一个价格。
 

 这价格,让曹子建和范阳都是心头一动。
 

 因为按照正常市场价格,这件光绪粉彩百蝠纹荸荠瓶的价格要15万左右。
 

 这五万在当今的古玩市场,已经算是大漏了。
 

 按照规矩,那买家开始跟袁凯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
 

 只是,不管买家如何压价,袁凯就咬定非五万不卖。
 

 买家最后确认了一番后,付了五万块。
 

 交易成功后,那买家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继续在房间里看起了其他东西。
 

 范阳则是暗道:“看来房主人对这瓷器市场价格不是很了解啊,那我手上这件,岂不是...”
 

 而此时的曹子建也是朝床上看去。
 

 虽然床上瓷器众多,但一眼扫下来,愣是没一件能让自己满意的。
 

 “子建,你看看这件。”范阳将手中的器物递给了曹子建。
 

 那是一件撇口,收颈,敛胫,平底,形如橄榄,故曰橄榄瓶。
 

 外壁施霁蓝釉,色泽匀亮,器内白釉,口沿作灯草边。
 

 在瓶口还贴着一张标签。
 

 标签上写着一串英文和数字。
 

 曹子建知道,这标签的作用无非就是为了想证明这是一件在拍卖公司参与过竞拍的藏品。
 

 但不排除这标签不是伪造的。
 

 毕竟这年头,连瓷器都能造假,更别提一张纸了。
 

 所以,认定一件器物的真伪还得是从器物本身的特点着手。
 

 其他,不过只是这件器物的附加价值而已。
 

 曹子建这就接过,看了起来。
 

 袁凯盯着曹子建看了一眼,发现面前这个青年有些眼熟。
 

 只是,他每天见过的人太多了,一时之间有些想不起来。
 

 在这橄榄瓶的底下有圈足,足墙较深,修足十分规整。
 

 底白地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