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春闱题目,结束,名次(第2页)
诏诰表中,“拟宣德三年平倭告谕”一题,既要体现大庆上国威严,又要暗含恩威并施之术…
第三场策问直击要害,“西北茶马互市改制策”关乎边疆安稳与财政命脉,需统筹边军饷银、牧民生计与贸易平衡。
河工疏浚十策,则要结合黄河九曲水势,从筑堤、清淤、分洪等方面提出切实方案。
最考校见识的当属“弭盗安民策”,不仅要剖析流民为盗的根源,更要提出保甲连坐、劝农兴学的治本之策。每道题都需旁征博引,既有经史典籍支撑,又得有因地制宜的建议…”
温英文凝神细听周小勇的讲述,脑海中飞速复盘自己写的内容。
周小勇给出的答案详实精准,分明是契合考官评判标准的"标准答案"。
他望向周小勇的目光满是感激,知道对方因自己养病多日,未能出门与其他学子们交流特意所说。
小主,
周小勇能将策论拆解剖析得如此透彻,足见此次会试举人的份量。
待周小勇说完,温英文紧绷多日的神色终于舒缓,眼底泛起一丝如释重负的喜意。
此次会试的考题,温老爷先前竟押中不少!
尤其是那些针对温英文薄弱的地方,考场都派上了用场。
温英文庆幸此前与祖父、父亲和二叔反复研讨,当时回想起来还有印象、这才让他能勉强应对。
温昌柏与温昌智对视一眼,他们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不约而同地点头,看来这次会试问题不大了!
反观温老爷,依旧神色淡然,目光静静落在周小勇身上。
周小勇心领神会,稍稍调整呼吸,而后想了想继续道,脸色则是有些凝重:“而今年的算学改了规矩,从往年最后一场改为每场都有相关题目,共计三十道,着实考人。像“方田均税法中梯田折算之法”,“商贾合伙分利”,“漕运物资调度”,“军备粮草测算”,“运河闸口启闭时辰与水位关系”等。”
周小勇目光扫过几人,缓缓说道:“今年算学题目贯穿三场,题型刁钻多变,加之最后一场那道极难的特殊题目,怕是绝大多数考生都要栽在这上面。”
说完,他特意看向温英文。
温英文瞬间反应过来,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最后那道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殊题目,心下不禁一紧,随即便重重地点了点头。
“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为那道特殊题目。
看似不过寻常的圣贤语录解义,实则暗藏天罗地网。
—单是“责难君上”,便戳中了当朝最敏感的逆鳞。
题目后半句“吾君不能谓之贼”,分明在逼问。若遇怠政之君,臣子究竟该恪守君臣大防,还是践行孟子遗训?若答得刚直,难保不会被扣上“谤君”罪名,若一味逢迎,又难逃“欺君罔上”的骂名。
因此大部分人看到此题后,握笔的手都在抖。
最绝的是,这题目还暗合当下党争,清流与权臣正为“规谏之权”争得头破血流,此刻落笔稍有偏向,日后朝堂便再无立足之地!
此题,温老爷几人也已有所耳闻,这道策论,分明是陛下亲自设下的试心局。要借会试考场,探一探天下士子的心思深浅。
答得精辟透彻,难免被视作锋芒过盛,引权臣忌惮、天子猜忌。答得中庸圆滑,又会被批腹内草莽,难堪大用。
写得简略了,显不出真才实学。洋洋洒洒数千言,反倒成了恃才傲物。
便是想取个折中的法子,也不过是庸碌之见,难入圣眼。
而后周小勇和温英文二人,都对温老爷说出了自己所应对此题的答案。
周小勇是以《礼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为引,将“责难”之责归于朝堂肱骨,强调宰辅重臣当效魏征以铜镜自比,以社稷安危为己任,于君前直言利弊。
但落笔时特意补了句“非大贤不可为”,暗指寻常臣子不可逾越规谏分寸。
至于“闭邪”,他结合本朝律例,提出增设乡约监察制度,以民间德高望重者监督官员,既避开直接抨击时政之嫌,又暗含治理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