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

 历史多次证明,在金融狙击战中,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谁掌握了足够多的资料信息,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谁倾斜。

 这就是陈昊为什么在一开始公司尚未成立初期,就掏空心思想方设法挖掘人才的根本原因。

 不管是韦燕华还是韩可怡,无不是万里挑一人才中的人才。

 当然,光有资料信息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关键,还得看怎么运用。

 就好比如同样的一把枪,给到不同的人手上,射击同一个目标都会存在大小偏差。

 并且,有时候获取到的资料信息多了也未必就是好事。当敌人同样对你有足够多的了解后,对方完全可以利用“伪造信息”来对你实行干扰与“反信息战”。

 如果碰到这样的敌人,在自己并不察觉对方已经洞穿己方的所有前,这样一来,反而会将自己完完全全暴露在了对方的眼皮底下,跟待宰的羔羊没区别。

 再一个,如果双方的实力过于悬殊,即使你明知道对方会怎么做,也就是对方明牌你暗牌,真对攻起来,基本也是必输局。

 因此,任何信息都必须建立在个人以及团队绝对的实力基础之上。信息只能作为非技术性辅助存在,并不能一味地完全依赖它来作战。

 陈昊深知这个道理,他从头到尾也没打算指望仅凭借着韩可怡就能轻而易举地夺取胜利的果实。

 人,最终还是得靠自己,别人只能给予一定的辅助,绝对不能有依赖心理。

 要知道,金融之战,往往瞬息万变,不可测的因素太多太多了。

 好比如现在,即使对双方的牌都有了足够多的了解,但一旦到了战场上,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谁也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

 两军对垒,很多时候,可并不仅仅只有两家对攻。交易的大门全国乃至全世界敞开,外部的金融机构,大户还有数不清的散户等,它们更是一股不可低估的神秘力量。

 金石投资与蒋啸天团队的对决,要么在股市,要么在期市。

 而从现有的资金规模与双方的技术团队来看,更大的可能,应该是在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