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3页)
齐公子心里很清楚,督察室撤消后,其他人的工作安排还好说,唯独他是一个难题。高不成低不就,怎么安排都是个麻烦。所以,他想趁着在位这几天,赶紧替老百姓办点实事,不然百年之后,自己也会觉得良心不安。
二人挑来选去,结果从上百人之中,查出大多数都是想走后门的。经过老许鉴定,证实这些人也都是当地有权有势的显赫人物。由此推测,项乃光一定是从中捞取了不少好处。
“这群混蛋!就应该让**好好收拾他们!”齐公子破口大骂,“忠义啊!咱们赶紧重新拟定名单,把这些败类都给我剔出去!”
“那好吧,这个……我对长春比较熟悉,我说名字你来写,怎么样?”
“行!”
定定心神,许忠义开始凭借记忆,把他所熟知的大学正副教授,一一阐述出来。
不知说了多久,他忽然停顿了一下,问道:“有多少人了?”
“96个。”
“差不多了。”
“再添点吧,最好把一些年轻有为的讲师,也给补进去。”
“不行啊!”摇摇头,老许有些为难,“人多目标太大,我担心会暴露行踪。”
“再添几个吧!凑足一百。”
“可是……”
“忠义啊!我求求你了,中国的未来,兴许就靠你救出的这些人了!”说着话,齐公子站起身,向他深深鞠了一躬,“再想想办法,一定会有办法的,如果连鞠躬都不管用,那我就给你跪下,替子孙后代给你跪下了!”
齐公子是说跪就跪,弄得老许一阵手忙脚乱:“哎哎哎!你这是干啥?起来!起来!”
“再想想办法!求求你了!”
“好好好!我答应,答应还不成?”
一来二去,这名单上又添加了五十多人,眼瞧就要突破一百五十人的大关了。最后老许叹口气,无奈地说了句:“不行啦!这已接近我能力极限了。再加几个人,就会惊动国共两党的高层了。”
“再加一个,好吗?”齐公子竖起一根手指,哽咽着说道,“就加一个,一个总该没问题吧?”
“可是……”
关键就在这了,那么多留守人员中,还有许多各行各业的精英,无论加谁或者不加谁,这都是难以取舍的矛盾。
“加上一个搞国学的吧!”齐公子建议,“中国人,什么都可以丢,唯独这文化传统和道德规范,是绝对不能丢的!丢掉他,也就等于丢掉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一个民族能否复兴,是靠国力和素质来双重决定的。国力再强,没有良好的国民素质和道德规范,也照样会被世界瞧不起,乃至最终抛弃。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跟流氓打交道,除非这个人本身也是流氓。
“好!”咬咬牙,许忠义在名单下,又添上了一位国学学者及其家属。数来数去,刚好凑成了一百五十人。
“唉!想想那些留下来的人,我感觉自己很没用。”强行抑住悲愤,齐公子唏嘘不已,“我无权去决定他们的命运,可我真希望自己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他们本该无忧无虑地活着,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业,不需要别人来救赎。可这一切全都变了,是谁改变了他们?是谁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我们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自我反省,不需要别人来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