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日升月恒,居中平衡(第3页)

 至于站队皇帝,为君前驱?那就难免被文官记恨在心!

 此前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是世宗玩伴,更于世宗有火场救命之恩,是什么结局,朱希忠可还记得清清楚楚。

 陆炳死后,世宗特意让人“护其家”,结果呢?世宗一去,文官们立刻反攻倒算。

 清算陆炳的声音不绝于朝堂,其中最激烈的御史张守约,竟然上奏抄家戮尸,逮问亲属。

 更可笑的是,先帝竟然没拗过,负了亲爹的遗嘱,真把陆炳家给抄了。

 无论哪种选择,朱希忠都看不到破局的希望,如今身处旋涡的他,似乎只能眼睁睁看着成国公府迎来衰败的结局。

 除非……御座上的那位新帝,能胜出的同时,还是个顾念情谊的,不会兔死狗烹。

 此外,也须比先帝强势,能压服文官,避免反攻倒算。

 哦对,还得活的够久,熬到国公府得罪的文官都一一去世。

 想着想着,朱希忠自己都无奈地笑了。

 还真是,九死一生啊。

 ……

 奉先、弘孝、神霄三殿,乃是供奉不在九庙之中的帝、后。

 譬如他如今的两位母亲,死后灵位便只能归入这三殿之中。

 至于祭祀的过程倒很简单,也没多余的观众,都在殿外远观。

 朱翊钧按册文、祭礼,焚告先祖,礼毕,三拜而出。

 这便全了祭告祖灵的礼数。

 朱翊钧方从神霄殿出来,蒋克谦便迎了上前。

 “陛下,高阁老荐上来的言官,微臣试探后,只有两人能用。”

 朱翊钧有些意外,想了想还是颔首道:“也罢,两人也够用了。”

 这言官自然不是用来冲锋的。

 昨日他听闻张四维与张居正勾连,心中立刻有了定计。

 他如今是个打平衡的角色,巴不得高拱与冯保两败俱伤。

 既然历史上高拱一败涂地,他当然要出手帮衬一下。

 晋党这个要反水的货色,正好让人去缠住,免得背刺的伤害性太强,也不引起冯保警惕。

 言官弹劾之后,杨博和张四维总是要自陈罪过,疏请罢免的。

 如此束缚手脚一时就够了。

 至于怎么说服的高仪……弹劾晋党这种事,就没必要跟高仪说了。

 他只说是,听闻有朝臣贪污渎职,问高仪荐几名忠君爱国的言官,替他彻查暗查一番罢了。

 选人自然也是履历翻烂了,几岁尿裤子都查出来了,才挑出了几名三纲五常入脑的清流。

 就这,最后等锦衣卫遣人试探,听了一天墙角,就只剩两人能用了。

 而张四维和杨博的罪证,这两人的屁股,当真是一点没见干净。

 朱希孝昨日向他展示锦衣卫底蕴的时候,嘴巴都说干了。

 最后才是挑了两件程度不上不下的罪状,准备到时候再给到言官手里。

 如此平衡一番,才能斗得你来我往嘛。

 除了有些欺负老实人让他心里过意不去。

 毕竟等高仪事后知晓自己是要弹劾高拱手下的晋党,怕是又要委屈一阵了——总不能责怪朕吧?朕饱读四书五经,无差别痛恨贪官污吏,先生总不能教我包庇吧?

 这时,蒋克谦又开口道:“陛下,高阁老言说,他最近操劳过度,身体抱恙,等陛下登基后,要休沐几日。”

 朱翊钧一愣:“休沐?”

 内阁拢共就三人,还要去一人视山陵,这时候休沐?

 脑子一过,这才反应过来,多半是高拱授意。

 高拱这也太刚愎自用了吧,他好歹是高仪举主,二人私交极好,正要做大事的时候,竟然让高仪置身事外?

 若非高拱这性子,他历史上恐怕也不会输得这么惨吧。

 不过正好,大家办的事都瞒着高仪。

 就他一个清白身的老实人,确实也不便沾染太多是非,如此才好尘埃落定之后,出来收拾残局。

 至于身后的清流嘛,暂时交给朕驱使一二吧!

 想着,朱翊钧点了点头,嘱咐一句:“你派人看着点,要确保朕随时能联络到高阁老。”

 蒋克谦退了下去。

 朱翊钧招来礼官:“朕已祭完祖灵。”

 那礼官晓事,钦天监早先设定好的时鼓,立刻第一响。。

 殿外,拱卫司已经布置好了卤簿,其后排列着甲士,各自树立旗帜与仪仗,一辆五辂车停在殿外,两名侍仪舍人举着表案侍奉左右。

 张宏连忙扶着朱翊钧稳稳踩上了五辂车,而后扯开嗓子喊道:“开道!”

 顿时,钟鸣鼓响,甲衣阵振,一行人浩浩荡荡行去。

 前方百人洒水、清道、展旗,左右依仗奏响礼乐,拖出一条长长的队伍。

 张宏便再度唱喊:“御午门!”

 -----------------

 注1:后面交手的部分,为求剧情起伏,会有部分史实屈服剧情,作者会标注在本章说里,也需读者自行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