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心寒了(第3页)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者,太原城易守难攻,李将军损失惨重,未必没有他指挥不力的原因,不过李将军已然守住了城,也算是将功补过,左右目前李将军已经突袭了北蛮的粮草,他若能再坚持一段时间,北蛮人或许会不攻自退,等到那时,大抵就能发了粮饷。”
这番话在殿内引起了一阵低语。众人心知肚明,户部尚书的话虽然委婉,但实则是在暗示李将军在守城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力之处,导致损失惨重。
一个什么都没干的人,反而在指责守城的将军,但朝廷上却没有几个人敢指出这一点。
这时,御史张大人忍不住了,他是以前被罢了官,前段时间又官复原职的,他一向以刚正不阿著称,也是朝堂为数不多的硬骨头。
张御史站起身,声音洪亮:“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保卫家国,难道他们的付出还不值得朝廷的一点奖赏吗?户部如此推脱,置将士们的生死于何地?”
这话说出来,根本没几个人支持,原本寂静的朝堂顿时议论纷纷,多是反对和指责。
“张御史,你怎可如此诋毁户部?朝廷的财政状况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已经在尽力了。”户部侍郎陈大人反驳道。
“尽力?我看是推脱吧!朝廷的银两都去了哪里?为何就不能为将士们想一想?”张御史毫不退让。
这时,其他的谢家门生趁机弹劾他:“张御史,你如此言辞激烈,莫非是想借此机会诋毁朝廷
,动摇国本?”
“我……”张御史一时语塞,他没想到这些平日里的同僚会如此颠倒黑白。
小皇上看着众人吵成这样,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看向谢太后:“母后,你怎么看?
“行了!”谢太后突然开口,让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张御史,你虽出于忠心,但言辞过激,罚你闭门思过一个月。至于奖赏与抚恤一事,朕会另想办法。”
张御史听到皇上的话,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领旨谢恩。他知道,自己再争辩下去也无济于事,他气得拂袖而去:“一群乌合之众!不可与谋!”
下朝后,众臣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了户部尚书家里,低声讨论着今天的事情。
“那个张御史,真是自找苦吃。朝廷的财政状况他又不是不知道,还非要闹这一出。”一位大臣不满地说道。
“是啊,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当然要先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些将士们,死了也就死了,反正国家有的是人。”
“话虽如此,但也不能太过分了。毕竟将士们也是为朝廷效力的,若是寒了他们的心,以后谁还会为朝廷卖命?”
最后户部尚书拍了板:“哼,我大周难道还缺可用之才?李将军这种人,这辈子也注定没有出头之日的,这个闲事,你们最好不要管。”
众人纷纷称是,他们都是拿了钱的人,自然不敢多说话。
另一边,张御史虽然被皇上训斥,却还在操心钱粮之事,回到家后,他偷偷喊来了几个交好的官员商议。
“太后一介女流,根本不懂朝堂大事,圣上又年幼,朝政都被谢家把持,在这样下去,我大周危已!”张御史说着叹了口气,“我们身为臣子,理应为国分忧,但如今这财政状况,确实让人头疼啊。”
“是啊,那李将军虽勇猛,但要是没有粮草,怕也是难坚持下去。”另一位年轻些的官员接过话茬,“而且,这次战事如此惨烈,若是不给将士们一个交代,恐怕会寒了他们的心。”
“可国库里现在是真没钱,要拨出这么多钱,谈何容易?”一位御史官员叹息道,“我们这些人,每个月的俸禄也是有限的,哪里还有余钱去补贴军费?”
“话虽如此,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将士们受苦啊。”张御史说道,“我们可以想想办法,向民间募捐,总能筹集到一些资金的。”
“向民间募捐?那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事。”年轻的官员皱着眉摇了摇头,“而且,我们也不能保证募捐到的资金能全部用于奖赏和抚恤,万一被某些贪官污吏知道,直接以理由中饱私囊,那岂不是更糟糕?”
“那也不能就这样放任不管啊。”张御史急了,“我们总得想想办法,不能让将士们的付出白白浪费。”
然而,像张御史这样的正直官员终究是少数,他们的反对并没有在朝堂上引来重视。
与此同时,圣旨也快马到了边界太原城里。
李将军只见圣旨没见粮草时,心中就有疑惑,再听到圣旨内容后,李将军顿时感到一阵无奈与悲凉。
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们辛苦守着城池,朝廷却连将士们的抚恤钱都不肯发,就连粮草,竟然也要他再等等。
李将军回到营中,沉重的步伐透露出他内心的忧虑。
营中的将士们知道朝廷来了人,都在等奖赏。
李将军叹了口气,说道:“将士们,现在朝廷有困难,暂时无法发放这些奖赏。”
他是个粗人,也不会说什么谎话,何况这是圣旨上写的话,李将军也不敢胡说,只能如实告知众人。
此言一出,营中顿时炸开了锅。士兵们议论纷纷,声音中充满了惊讶与不满。
“什么?我们拼死拼活守住了太原,连点奖赏都没有?”有脾气直率的士兵,气得直接爆了粗口。
“我们流血流汗,甚至有的兄弟还丢了性命,难道就换不来朝廷的一点认可吗?”
“朝廷也太不把我们当回事了!我们在这里浴血奋战,他们却坐享其成,连点军饷都舍不得给!”士兵们义愤填膺地挥舞着手臂,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