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新的模拟人生(第2页)

 “哎呀,这不是新来的张大人嘛!真是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李文远快步上前,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恭维,眼神却不由自主地在张御史朴素的装扮上扫过——几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衣服,手中提着的包袱里,隐约可见粗粮干粮,与寻常官员的奢华行头大相径庭。

 张御史眉头微皱,对李文远的谄媚之态颇为不悦。他深知,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若不能以正气立身,何以服众?于是,他沉声喝道:

“李师爷,我张某人此来,非为享福,乃是为解民倒悬,平乱安邦。你那些个油腔滑调,还是收起来吧!我要的是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的人。”

 此言一出,李文远脸上谄媚的笑容瞬间凝固,他万没想到,这位新来的县令竟是如此直截了当,不留情面。他心中暗惊,却也暗暗佩服张御史的胆识与气魄。片刻的愣怔后,他连忙收敛起脸上的笑容,正色道:“张大人所言极是,下官失态了。从今往后,定当洗心革面,紧随大人步伐,共谋南安县之福祉。”

 张御史见状,点了点头,心中对李文远的态度有了一丝改观。他深知,改变一个人容易,改变一个环境却难上加难。但只要有心,总能在逆境中寻得一线生机。他环视四周,只见县衙破败不堪,处处透露着衰败的气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李师爷,你我既已同舟共济,便需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你先去整理一下县衙,让这里看起来像个办公的地方。至于我,会先去了解民情,看看百姓们究竟需要什么。”张御史语气坚定,目光如炬,仿佛已经看到了南安县未来的希望。

 李文远闻言,连忙应承下来,心中对张御史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意识到,这位新来的县令,不仅有着非凡的胆识与气魄,更有着一颗为民请命的心。在这样的领袖带领下,南安县或许真的能够迎来转机,重现往日的繁荣与安宁。

 于是,李文远开始忙碌起来,他亲自带领手下人,清扫县衙,修补房屋,虽然条件艰苦,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希望与干劲。而张御史,则带着几名随从,深入民间,走访百姓,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疾苦,为接下来的治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爷,我们这没人了,那些衙门的人被起义军吓得跑了,县令都被杀了,县衙里现在什么都没有,我还是运气好躲了起来,才没有被杀掉。”师爷叹了口气说道。

 他只是个普通的师爷,没干过什么脏事,但黄角起义的人看到官员就杀,官员的手下也杀,就算他不是坏的,也一并会杀掉。

 叶云起皱起眉,没想到大周底下居然已经乱成了这样:“起义兵有多少?”

 “但咱们这的时候已经有一万多人了,我听说好多都是老百姓,他们比土匪还要蛮横,见有钱人就杀,见有钱人的东西就抢。”

 “不过要是贫苦的百姓,他们就会发钱发吃的,所以很多都是百姓自发起来的,县令不管事情,百姓过得苦,只能造反了。”师爷这番话也是看在叶云起像是个好官,才这么说的。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南安县斑驳的街道上,叶云起身着便服,独自一人踏上了寻访百姓的旅程。他深知,要真正了解南安县的症结所在,就必须深入民间,倾听那些最真实的声音。

 走在狭窄的巷弄间,叶云起不时能听到远处传来的低语和叹息,那些声音中夹杂着无奈与绝望。他加快脚步,决定前往市集,那里是百姓聚集最多,也是信息最为流通的地方。

 市集上,人声鼎沸,却难掩一股压抑的气氛。叶云起混在人群中,仔细聆听着周围的对话。

 “哎,你们听说了吗?黄角军那边又打了胜仗,官府的人都不敢出城了。”一位老汉压低声音,对身旁的几人说道。

 “是啊,黄角起义算是救了我们一命。这官府,天天就知道搜刮民脂民膏,我们老百姓哪里还有活路?”一位中年妇女接过话茬,眼眶微红,显然对现状充满了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