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谢承宗的骚操作
“承宗乃我谢家之栋梁,更是我大夏之忠良,岂能被奸佞所害?”谢尚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目光如炬,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家族成员。
他的长子谢文远,身为兵部侍郎,接过话头:“谢宰相所言极是,甘将军此举,分明是欲借战事之名,行排除异己之实。我们必须尽快向陛下陈明真相,还承宗一个清白。”
“可是……”谢文杰,面露忧色,“甘将军目前正领兵在外,若此时召回,恐动摇军心,影响战事。陛下会如何抉择,实难预料。”
谢尚书闻言,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抹决绝:“军心固然重要,但正义与真相更不可失。我们不仅要为承宗正名,更要为大夏的江山社稷负责。若任由甘将军肆意妄为,一旦战事失利,其后果不堪设想。”
翌日清晨,朝鼓震响,百官齐集于金銮殿前,气氛凝重。幼童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稚嫩的脸庞上努力保持着威严。谢尚书手持笏板,大步流星步入大殿,身后跟随着谢家的几位子弟及几位忠诚的朝臣。
“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谢尚书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清晰而坚定。
小皇帝眨了眨眼睛,看向这位平日里总是沉稳可靠的谢尚书,点了点头:“谢卿请讲。”
“陛下,近日来,有谣言称我朝监军谢承宗与起义军有勾结,此等无稽之谈,实乃甘将军一人之诬告。微臣经过多方查证,发现甘将军自领兵以来,屡战屡败,似有故意放水之嫌。更甚者,微臣还查知甘将军与起义军中某些将领竟是同乡,此中关系,不得不引人深思。”谢尚书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句都直击要害。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哗然。甘将军的党羽纷纷色变,而一些正直的官员则面露赞同之色。
“陛下,甘将军正领兵在外,战事吃紧,此时召回,恐有不妥。”一位与甘将军交好的大臣站出来,试图为甘将军辩解。
“正是,甘将军一心为国,怎可仅凭几句谗言就妄加猜疑?”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
谢尚书冷笑一声,反驳道:“若真如二位大人所言,甘将军一心为国,那他又何必在战场上屡战屡败,甚至可能与起义军有所勾结?我朝将士浴血奋战,为的是保家卫国,而非为了一己私利而放水。陛下,请三思!”
小皇帝面露犹豫,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他看向身边的几位老臣,希望他们能给出一些建议。
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御史缓缓出列,沉声道:“陛下,谢尚书之言,虽看似尖锐,却句句在理。甘将军之事,确需彻查。但召回甘将军,确实可能影响战事。依老臣之见,不如先派一信使前往前线,传旨询问甘将军,并令其速战速决,同时派一得力将领前往监督,以防万一。待战事稍缓,再行召回,届时真相自然大白。”
小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点了点头:“御史之言,甚合朕意。就依御史所奏,即刻派信使前往前线,并加派监军。同时,谢卿,你继续追查此事,务必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
“众卿家,接旨!”谢承宗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朝臣们面面相觑,心中皆是不解与疑惑,不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究竟为何。
圣旨缓缓展开,其上字迹工整,却字字如刀,直指甘将军,称其“勾结叛军,意图不轨,着即削去官职,打入天牢,待秋后问斩”。紧接着,更令人震惊的是,圣旨竟宣布谢承宗被任命为摄政大臣,代行皇权,直至幼帝成年。
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议论声、质疑声此起彼伏,有的大臣惊愕失色,有的则怒不可遏。
“这……这怎么可能?甘将军乃是忠勇之将,怎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一位老将军颤声问道,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摄政大臣?这岂不是要凌驾于皇权之上?我朝从未有过此等先例!”另一位大臣愤然站起,怒视着谢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