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不服直接暗杀(第3页)

 大理寺卿连忙上前扶起仆人,安抚道:“你莫要慌张,只要你如实回答本官的问题,定能为你家大人讨回公道。”

 仆人抽泣着点头。

 大理寺卿问道:“你且说说,当日你家老尚书都去过哪里?”

 仆人抹了把眼泪,说道:“回大人,我家大人昨日最后一次出行是在谢承宗府里喝酒,喝到很晚才回来。”

 听到“谢承宗”这个名字,大理寺卿和在场的其他人心中都是一惊。

 大理寺卿定了定神,又问道:“那你家大人近期可还有去过别的地方?有没有跟人起过冲突?”

 仆人哭着回道:“大人,我家大人年事已高,平日里不爱走动,这次出去也是因为谢大人递过来拜帖才出去的。”

 此言一出,大堂内陷入了一阵沉默。几个人面面相觑。

 手下小声说道:“大人,难道这事儿和谢大人有关?”

 大理寺卿瞪了他一眼,呵斥道:“别乱说!但此事确实可疑。”

 “那大人,咱们要不要去问谢大人?”

 大理寺卿犹豫了片刻,说道:“谢承宗如今权势滔天,咱们没有确凿证据,贸然前去询问,恐怕会惹来麻烦。但这线索又摆在眼前,若不查,又无法向陛下交代。”

 大理寺卿心中烦闷不已,他深知按照目前的线索推理,谢承宗有着重大嫌疑。然而,谢承宗权势滔天,又是太后的亲侄子,若没有十足的证据就贸然前去质问,只怕会给自己招来大祸。

 可这案子若是查不出个结果,自己也难以向小皇帝交代,谢承宗在那盯着呢,要是没给出个结果来,定然会被问罪。想到此处,大理寺卿只觉得头疼欲裂。

 “这可如何是好?”一名手下忍不住说道。

 另一名手下压低声音道:“大人,要不咱们先从其他方面入手调查,暂时避开谢承宗?”

 “暂时只能这样了,其他的话你们都不要多说,事情先放着再说。”大理寺卿说道。

 他想到谢承宗也没有勒令让他多少时间查出来此案,心底也明白了几分。

 怕是谢承宗也是要他把此事一笔带过的意思。

 翌日,朝堂之上,因为吏部老尚书突然的死,几日上朝的气氛都有些紧张和压抑。大臣们分列两旁,神色各异。

 谢承宗突然开口:“诸位大人,今吏部尚书一职空缺,吾经深思熟虑,决定由胡辅担任此职。”

 此言一出,朝堂内顿时一片哗然。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率先站了出来,他拱手行礼,声音颤抖却坚定:“谢大人,这胡辅年纪轻轻,资历浅薄,怎能担此重任?吏部尚书关乎朝廷用人之根本,还望谢大人三思啊!”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是啊,谢大人,此举未免过于草率。”

 就连谢家的一些族人也面露难色,交头接耳。

 谢承宗脸色一沉,目光扫过众人,冷冷地说道:“本大人已经决定,胡辅虽年轻,但才华出众,定能胜任。吾意已决,无需再议!”

 他的声音在朝堂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将众人的不满之声强行压了下去。

 “胡辅明日便上任吏部,此事已定!”谢承宗再次强调。

 大臣们面面相觑,虽心有不甘,但迫于谢承宗的威严,也不敢再多言。

 退朝之后,谢承宗的叔叔,户部的谢尚书匆匆来到谢承宗的书房。

 “承宗,你究竟想干什么?”谢尚书一脸焦急地问道。

 谢承宗微微一笑,给谢尚书倒了杯茶,说道:“叔叔,您先别急,坐下慢慢说。”

 谢尚书坐下,神色严肃地说:“承宗啊,你今日在朝堂上的决定太过鲁莽。那胡辅并非谢家人,又如此年轻,你这样安排,让众人如何信服?”

 谢承宗轻抿一口茶,缓缓说道:“叔叔,您只看到了表面。胡辅虽年轻,但其能力出众,对我忠心耿耿。如今朝廷局势复杂,我需要自己信得过的人在关键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