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斗不死就往死里斗(第2页)
那板子重重地落在他的身上,赖御史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
二十板子打完,赖御史已经血肉模糊,昏了过去。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赖御史当天就死了。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在文
官们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文官们纷纷炸了锅,他们觉得赵王还没成皇帝,就敢打死文官,那要是做了皇帝还了得。
一些文官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一个文官皱着眉头说道:“这赵王太霸道了,简直不把我们文官放在眼里。”
另一个文官也附和道:“是啊,这样的人要是当了皇帝,我们还有好日子过吗?”
于是,文官们一个个纷纷上奏,建议选卫王为皇帝。他们选择站在卫王那边,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打压赵王的嚣张气焰。
赵王得知文官们的表态后,简直要被气死了。他在府邸中大发雷霆,怒吼道:“这些文官,真是可恶。他们被卫王蒙蔽了双眼,竟然要选卫王为皇帝。我赵王哪里比卫王差了?”
然而,尽管赵王愤怒无比,但他也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十分不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但事已至此,他必须想办法挽回局面,否则自己多年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
随着赖御史事件的发酵,各方势力开始重新布局。卫王看到文官们纷纷站在自己这边,心中得意洋洋。他开始进一步谋划如何彻底打压赵王,扩大自己的优势。
赵王则在困境中挣扎,他一方面要应对卫王的攻击,另一方面还要安抚那些对自己不满的势力。他试图通过一些手段来挽回文官们的心,但效果并不理想。
卫王在看到众多文官因赵王打死赖御史之事而纷纷站在自己这边后,心中满是得意,想着趁热打铁,进一步拉拢文官。
于是他精心筹备了一场宴会,满心欢喜地发出邀请,期待着文官们能纷纷前来,让他的府邸蓬荜生辉。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好几个文官根本不买账,对他的邀请置若罔闻。
这让卫王觉得在众人面前很没有面子,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卫王在书房中焦躁地踱步,谋士邝书明见状,微微皱了皱眉头,轻声说道:“大王莫要气恼,这些文人向来好沽名钓誉,他们心中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轻易不会被拉拢。”
卫王听后,停下脚步,皱着眉头说道:“那本王就任由他们这样对本王不屑一顾?这口气本王咽不下去。”
邝书明微微摇头,说道:“大王,此事并非毫无办法。在臣看来,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给钱。这世间之人,大多难以抵挡金钱的诱惑。我们可以先拉拢一波能够被拉拢的人,让他们看到大王您的诚意和好处。”
卫王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那你说说,从何处下手最为合适?”
邝书明沉思片刻后说道:“大王,臣以为最好是把吏部拉拢到手里。吏部可是掌管官员任免之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吏部现在由陈文道暂时管事,若能将此人拉拢过来,那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卫王的另一个谋士童继福听到邝书明的话后,微微皱起眉头说道:“大王,之前我们就曾拉拢过陈文道,可那陈文道根本不理人,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臣觉得拉拢他怕是难以成功。”
邝书明却摆了摆手,说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情况不同了。”
卫王听了,好奇地问道:“哦?有何不同?你且说来本王听听。”
邝书明微微眯起眼睛,缓缓说道:“大王,因为赖民死了。这赖民和陈文道两人可是沾亲带故的,赖民的儿子娶了陈文道妹妹的女儿。如今赖民被赵王打死,陈文道必然会对赵王心怀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大王您去拉拢陈文道,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卫王听了,眼睛一亮,说道:“原来是这样,那本王倒是可以试一试。不过,这拉拢之事也不可操之过急,还需从长计议。”
邝书明继续说道:“大王,陈文道此人在吏部多年,对吏部的事务了如指掌。他之所以之前对我们的拉拢不屑一顾,一来可能是他不想轻易卷入纷争,二来可能是我们的筹码还不够诱人。但如今,赖民的死让他与赵王之间有了隔阂,这就是我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