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四处混乱(第2页)
城中的良田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
南方大片的稻子被洪水淹没,已经长好的水稻都被淹死,在洪水中漂浮着。
北方成熟的庄稼也未能幸免,麦子被冰雹砸得七零八落。
农民们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就盼着这收成,如今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血毁于一旦。许多老人坐在田埂上,望着被毁坏的田地,放声大哭,那哭声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随着良田被毁,粮食短缺的问题迅速在长安城中蔓延开来。
粮价如同火箭般飙升,普通百姓根本买不
起粮食。饥饿开始笼罩着每一个角落,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不停地哭闹着。
街道上到处都是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灾民,他们四处乞讨,希望能得到一点食物。
一些人为了抢夺一点残羹剩饭,甚至大打出手。
而赵王和卫王此时却被战争冲昏了头脑,他们的眼中只有彼此,只想着在这场争斗中决出胜负。
他们对长安城中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对城外的混乱也毫不关心。
长安城一片混乱,距离长安遥远的偏远省份更加混乱不堪。
湖广地区,由于灾荒的影响,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一些胆大的人站了出来,他们振臂高呼,召集那些同样对现状不满的民众。
很快,一支支义军揭竿而起。
这些义军大多是普通的农民,被地主收拢来,做了豪强的手下。
陕西地区最为混乱。这里本就土地贫瘠,灾荒使得百姓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一些地方豪强看到了机会,组织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这些武装力量打着“救民于水火”的旗号,开始与当地的官府对抗。
他们抢夺官府的粮仓,将粮食分发给饥饿的百姓,以此来获取民众的支持。
江西地区同样是一片混乱景象。由于灾荒和战争的双重影响,这里的农田全毁了,农民活不了,也不得不走上揭竿而起的道路。
在赵王的营帐中,赵王望着外面的暴雨和冰雹,眉头紧皱。
他的谋士走上前来,担忧地说道:“大王,这场天灾来势汹汹,长安城中的百姓已经陷入了极大的苦难之中,我们是否应该暂停与卫王的战争,先去救灾呢?”
赵王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救灾?现在本王和卫王的战争正处于关键时期,怎么能分心去管那些百姓的事情?等本王打败了卫王,自然会去处理这些琐事。”
谋士还想再劝,赵王却怒目而视:“你若是再敢说这些动摇军心的话,本王定不饶你!”
谋士无奈地退了下去。
卫王这边,情况也差不多。卫王的将领向他报告了长安的灾情,并且建议道:“大王,百姓是我们的根基,如果任由灾情发展,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动乱。我们是否应该先放下与赵王的争斗,去救助百姓呢?”
卫王冷哼一声:“本王征战多年,为的就是夺取天下。现在和赵王的战争胜负未分,怎么能因为那些百姓就放弃?等本王胜利了,这天下都是本王的,还怕处理不了这些灾情?”
将领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长安城中的官员们,在赵王和卫王都不管事的情况下,也陷入了混乱。
一些官员想要救灾,但却没有足够的物资和权力。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自己却无能为力。
而一些贪官污吏却趁着这个机会,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他们抬高物价,囤积居奇,甚至抢夺百姓仅有的一点财物。
湖广的一处偏远水乡,私盐贩子章春友像往常一样在河边忙碌着。
这一日,他在水里“意外”地挖出一只散发着五彩霞光的鱼。
那鱼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鱼身上竟还有几个字:天下无主,大周要亡。章春友瞪大了眼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
章春友本就是个胆大且有野心的人,看到这鱼身上的字,他大声喊道:“这难道是上天给我的暗示?这天下如今动荡不安,赵王和卫王争斗不休,百姓苦不堪言,也许我能趁此机会干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