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斗

 在臣子们对叶云起愈发服气,全心全意辅佐他治理国家之时,叶云起也深知卫国面临着诸多严峻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为紧迫的便是国家的贫困与财政匮乏。

 一日,叶云起在朝堂之上召集了诸位大臣,共同商讨国家的经济现状及发展之策。

 叶云起坐在王座上,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我卫国虽渐趋稳定,但国穷民困之状,实乃我等心头之患。若不加以整治,何谈国家之昌盛,百姓之福祉?今日便与诸位共商良策,望大家畅所欲言。”

 户部尚书赵大人率先出列,面露忧虑之色,拱手道:“大王,臣近日核算国库收支,实是入不敷出,状况堪忧啊。连年战事,致使农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税收锐减。加之此前为应对战争,国库已耗费大量钱财,如今财政空虚,诸多政务难以开展。”

 叶云起点点头,问道:“那依赵爱卿之见,当如何解决此问题?”

 赵大人思索片刻,道:“大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鼓励百姓回归农田,恢复农业生产。可减免部分赋税,给予耕牛、种子等方面的支持,以提高百姓耕种之积极性。同时,兴修水利,确保农田灌溉,提高粮食产量。如此,方能逐步增加税收,充实国库。”

 叶云起微微皱眉,道:“此策虽好,但见效恐需时日。当下我卫国急需钱财以解燃眉之急,可有其他快速之法?”

 这时,工部尚书钱大人上前一步,说道:“大王,或可发展商业。我卫国地处交通要冲,若能鼓励商人往来贸易,设立集市,收取商税,亦可增加财政收入。此外,还可发展一些特色手工业,如陶瓷、丝绸等,将其远销他国,获取利润。”

 叶云起听后,陷入沉思,片刻后道:“发展商业确是一条出路,但需注意规范市场秩序,不可让奸商横行,扰乱民生。钱爱卿,你可有具体之规划?”

 钱大人忙道:“大王,臣以为可先在各地设立专门的市场管理机构,制定相关法规,严厉打击欺诈、垄断等行为。同时,降低商业税收门槛,吸引更多商人前来。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商人,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以激励他们为国家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叶云起表示赞同,又看向其他大臣:“诸位爱卿对此可有补充或不同意见?”

 礼部尚书孙大人出列道:“大王,臣以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亦不能忽视文化教育之重要性。人才乃国家发展之根本,只有培养出更多有识之士,才能为国家的振兴提供持续动力。可在各地兴办学校,培养人才,提高百姓之素质。”

 叶云起点头道:“孙爱卿所言极是。教育乃国之大本,不可忽视。但兴办学校亦需钱财,如今国库空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孙大人道:“大王,可先从官学入手,选拔一些优秀的学子进入官学学习,由朝廷提供一定的资助。同时,鼓励民间有识之士兴办私塾,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此外,还可邀请一些知名学者来我卫国讲学,提高我卫国的文化氛围。”

 叶云起思考片刻后,道:“此策可行。但人才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长期坚持。当下还是要以解决财政问题为首要任务。除了上述之策,还有其他方面可挖掘潜力吗?”

 众大臣们纷纷低头沉思,一时间朝堂上陷入了沉默。

 这时,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他是新任的御史中丞李大人。李大人恭敬地说道:“大王,臣以为可对国内的一些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例如,我卫国境内有许多山林湖泊,可合理开发,发展林业、渔业等产业。同时,对一些荒芜的土地进行清查,可将其分配给无地百姓耕种,或者用于发展畜牧业。”

 叶云起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道:“李爱卿此议甚妙。但开发资源需注意保护环境,不可过度开发,以免破坏生态平衡。此事可交由工部与户部共同负责,制定详细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