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安人心(第2页)

 叶云起表示赞同,又看向其他大臣:“诸位爱卿对此可有补充或不同意见?”

 礼部尚书孙大人出列道:“大王,臣以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亦不能忽视文化教育之重要性。人才乃国家发展之根本,只有培养出更多有识之士,才能为国家的振兴提供持续动力。可在各地兴办学校,培养人才,提高百姓之素质。”

 叶云起点头道:“孙爱卿所言极是。教育乃国之大本,

不可忽视。但兴办学校亦需钱财,如今国库空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孙大人道:“大王,可先从官学入手,选拔一些优秀的学子进入官学学习,由朝廷提供一定的资助。同时,鼓励民间有识之士兴办私塾,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此外,还可邀请一些知名学者来我卫国讲学,提高我卫国的文化氛围。”

 叶云起思考片刻后,道:“此策可行。但人才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长期坚持。当下还是要以解决财政问题为首要任务。除了上述之策,还有其他方面可挖掘潜力吗?”

 众大臣们纷纷低头沉思,一时间朝堂上陷入了沉默。

 这时,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他是新任的御史中丞李大人。李大人恭敬地说道:“大王,臣以为可对国内的一些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例如,我卫国境内有许多山林湖泊,可合理开发,发展林业、渔业等产业。同时,对一些荒芜的土地进行清查,可将其分配给无地百姓耕种,或者用于发展畜牧业。”

 叶云起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道:“李爱卿此议甚妙。但开发资源需注意保护环境,不可过度开发,以免破坏生态平衡。此事可交由工部与户部共同负责,制定详细的规划。”

 众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开始就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细节进行讨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叶云起亲自监督各项政策的推行。他频繁地与大臣们商议,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一次关于农业改革的会议上,叶云起与赵大人及几位地方官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叶云起问道:“赵爱卿,那减免赋税和发放耕牛种子之事,进展如何?”

 赵大人回答道:“大王,各地已陆续开始执行。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部分地方官员执行不力,导致一些百姓未能及时享受到优惠政策。还有一些耕牛和种子的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引起了一些百姓的不满。”

 叶云起脸色一沉,道:“此等问题必须严肃处理。立即派遣钦差大臣前往各地巡查,对执行不力的官员予以严惩。确保每一位百姓都能感受到朝廷的关怀和支持。关于耕牛和种子的分配,要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方案,务必让真正有需要的百姓得到帮助。”

 一位地方官员连忙说道:“大王,臣等一定尽快整改。其实,在推行过程中,也有一些百姓对政策不太理解,认为减免赋税的幅度不够大,希望朝廷能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

 叶云起耐心地解释道:“诸位爱卿,减免赋税需根据国家的财政状况逐步进行,不可一蹴而就。我们要向百姓说明情况,让他们明白朝廷的难处,同时也要让他们看到我们发展农业的决心和信心。只要农业生产恢复起来,百姓的生活自然会越来越好。”

 在商业发展方面,叶云起也亲自参与规划。他与钱大人一起视察了京城的集市,与商人们进行了交谈。

 一位商人向叶云起诉苦道:“大王,如今商业税收虽有所降低,但市场上仍存在一些不法之徒,他们恶意竞争,扰乱市场秩序,我们这些正经商人深受其害啊。”

 叶云起听后,严肃地对钱大人说:“钱爱卿,你务必加强市场管理,严厉打击这些不法行为。要让商人们能够安心做生意,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我卫国经商。同时,要加强对商业法规的宣传,让每一位商人都知晓并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