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各自为战(第2页)
叶云起听了大臣们的建议后,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单纯的武力镇压只会激起百姓更大的反抗情绪,而安抚的国策也需要时间来实施,而且在当前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叶云起决定采取两手策略。
一方面,他派遣军队前往各地,对起义军进行围剿,但同时下令军队要尽量避免伤害无辜百姓,要以劝降为主。
另一方面,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革,减轻赋税,整顿吏治,改善百姓的生活。
然而,局势并没有那么容易得到控制。
起义军的势力不断壮大,他们之间也开始逐渐联合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陈猛和刘勇等起义军首领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与
卫国朝廷抗衡。
于是,他们在一次秘密会议上决定,共同推举陈猛为盟主,统一指挥各地的起义军。
陈猛深感责任重大,他对众人说道:“承蒙各位兄弟的信任,推举我为盟主。我一定不负众望,带领大家推翻卫国的暴政,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在陈猛的领导下,起义军的行动变得更加有组织、有纪律。
他们开始主动出击,攻打卫国的一些重要城池。
卫国的军队虽然奋力抵抗,但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势下,逐渐陷入了被动。
叶云起看到局势越来越严峻,心中充满了忧虑。
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挽救卫国的危局。
他决定亲自前往前线,鼓舞士气,同时与起义军进行谈判,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前线的军营中,叶云起召集了将领们,进行了一次战前动员。
叶云起站在高台上,大声说道:“将士们,我们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我们不能退缩,我们要为了卫国的荣誉,为了百姓的安宁,与敌人战斗到底!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
将领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愿意为国家效命。
与此同时,叶云起也派出了使者,前往起义军营地,与陈猛等起义军首领进行谈判。
在谈判桌上,叶云起诚恳地对陈猛等人说:“诸位,我深知百姓们的苦难,也理解你们起义的原因。我愿意进行改革,减轻百姓的负担,改善大家的生活。我们能否停止战争,共同为卫国的未来而努力?”
陈猛沉思片刻后,说道:“大王,我们并非有意与朝廷为敌,只是被逼无奈。如果大王真的能够兑现承诺,进行改革,我们愿意考虑和平解决问题。但我们需要看到大王的诚意和实际行动。”
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一些初步的协议。
叶云起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改革,减轻赋税,整顿吏治,并给予起义军一些合法的地位和权益。
陈猛等人则同意暂时停止进攻,等待朝廷的改革措施落实。
然而,和平并没有那么容易到来。
在协议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力。
一些官员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对改革措施阳奉阴违。
而起义军内部也存在一些分歧,有的人担心朝廷会出尔反尔,不愿意轻易相信叶云起的承诺。
在这个关键时刻,叶云起展现出了他的坚定决心和智慧。
他一方面严厉打击那些阻挠改革的官员,另一方面加强与起义军的沟通和交流,消除他们的疑虑。
他亲自到各地视察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倾听百姓的声音,及时调整的国策。
在卫国逐渐从起义的动荡中恢复平静之际,新的矛盾却在这片土地上悄然滋生,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世家大族对百姓的压榨问题,这一矛盾犹如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威胁着卫国刚刚恢复的脆弱和平。
在卫国的一个小镇上,一群百姓围聚在一起,愤怒地议论着。
“这日子没法过了!世家大族们越来越过分,田租又涨了,我们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连肚子都填不饱!”一个中年农夫气愤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