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各有心思(第3页)
如今,燕军距离赵国国都仅仅只剩下三座城池。
赵王在王宫中听闻这个消息后,惊慌失措,脸色苍白如纸。他在宫殿中来回踱步,心中懊悔不已。
“寡人错了,寡人真的错了。早知道就不该轻易换掉主将,以致酿成今日之祸。”
赵王自责地喃喃自语。
他想起当初奚廉正坚守城池时,虽无大胜,但也保得城池不失。
而自己一时冲动,听信了他人之言,换上了鲁怀起,结果导致兵败城破,燕军一路长驱直入。
“如今该如何是好?难道赵国真的要亡在寡人的手中吗?”赵王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
朝堂上,大臣们也个个面如死灰,沉默不语。他们深知此刻赵国面临的绝境,却又想不出什么良策来挽救。
“大王,事已至此,我们或许可以向其他国家求援。”一位大臣鼓起勇气说道。
赵王苦笑着摇了摇头:“如今各国皆在观望,谁会愿意在这个时候出兵相助赵国呢?”
“那我们只能拼死抵抗了。”另一位大臣无奈地说道。
赵王叹了口气:“也只能如此了。传寡人旨意,调集全国兵力,增援国都。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与燕军决一死战。”
在赵国国都,百姓们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
他们纷纷紧闭家门,储备粮食和物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争。
城中的士兵们加紧训练,修筑防御工事,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而安西将军在攻下五座城池后,并没有急于进攻赵国国都。
他深知,国都必定防御森严,且赵国此时定会拼死抵抗。他在城外扎营,一面休整军队,一面派人打探赵国国都的情报,谋划着最后的攻城之战。
“将军,赵国国都城墙高大坚固,且城中兵力众多,我们不可贸然进攻。”一位谋士向安西将军进言。
安西将军微微点头:“本将军自然知晓。我们要等待最佳时机,同时,继续散播我燕军善待百姓的消息,瓦解赵国的军心与民心。”
“是,将军。”谋士领命而去。
邯郸城中,薛家作为赵国最显赫的世家之一,其府邸内一片凝重的氛围。薛家族长薛雍坐在宽敞的议事厅中,周围是家族中的核心成员,众人的脸上皆带着忧虑与沉思。
“诸位,如今赵王在燕军的攻击下已显颓势,燕军距国都仅余数城。这赵国的天,怕是要变了。”薛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透着一股决然。
一位年轻的子弟急切地说道:“族长,我们薛家世受赵王之恩,如今赵国有难,我们理应为国效力,出兵协助赵王抵御燕军啊。”
薛雍看了他一眼,轻轻摇头:“你以为仅凭我们薛家,就能扭转这乾坤吗?燕军来势汹汹,且其背后有燕王的精心谋划,赵国的败势恐难以挽回。”
这时,一位年长的谋士模样的人轻声说道:“族长,老臣以为,我们此时不应再盲目地为赵王尽忠。眼瞧燕王已经要赢了,赵王若倒,赵国必将陷入混乱,而这混乱之中,却也蕴含着我们家族的机会。”
众人的目光皆投向他,薛雍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们薛家在赵国经营多年,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若此时我们能暗中扩充兵力,在这乱世之中自保并非难事。”
“再者,周边的一些小家族,在赵国动荡之际,必会心有惶恐。我们可趁机对其施加压力,以合理的借口,比如共同保卫赵国为由,将他们的土地和资源纳入我们的掌控之中。”
待赵王彻底失势,赵国无主,我们薛家便可凭借手中的实力,在这赵国的土地上拥兵自立,成为一方诸侯,届时,我们薛家的辉煌将远超往昔。”
薛雍听后,陷入了沉思。他心中虽对赵王仍有一丝忠诚,但在家族利益与现实的残酷面前,他不得不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