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另有心思(第2页)

 燕军看守士兵将此事上报给上级军官。不久后,一位燕军将领来到俘虏营前。他审视着这些赵国俘虏,大声问道:“你们真的想清楚了,要加入燕国军队?”

 赵国百夫长挺身而出,抱拳行礼道:“将军,我们想清楚了。我们在赵国看不到希望,听闻燕国对士兵的优厚政策,我们愿意为燕国效力,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价值。”

 燕军将领微微点头:“好,既然你们有此决心,燕国欢迎你们。但你们要记住,一旦加入,就要遵守燕国的军法,忠诚于燕王,若有二心,定不轻饶。”

 “是,将军!我们定当全力以赴!”赵国俘虏们齐声高呼。

 从那以后,这些曾经的赵国俘虏们开始接受燕军的训练,他们努力学习燕军的战术与纪律,试图融入这个新的集体。

 在训练场上,他们刻苦训练,与燕军士兵们并肩作战的念头支撑着他们不断超越自己。

 而在赵国国内,当得知有俘虏投降燕国并加入其军队的消息后,赵国的士兵们心中也泛起了波澜。一些士兵开始私下议论。

 “他们在燕国真的能有更好的发展吗?我们在赵国拼死拼活,却什么都得不到。”

 “也许我们也该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考虑了,不能只想着为赵国卖命。”

 这种情绪在赵国军队中逐渐蔓延开来,使得赵国军队的士气更加低落。赵国的将领们察觉到士兵们的变化,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他们试图用爱国情怀来激励士兵,但在现实的困境和燕国优厚政策的对比下,这些激励显得苍白无力。

 在赵国的一座军营中,一位将领对着士兵们大声喊道:“兄弟们,我们是赵国人,我们要保卫自己的家园,不能被燕国的诱惑所动摇!”

 然而,一名士兵却小声回应道:“将军,我们也想保卫家园,可我们的付出能得到什么回报呢?”

 将领一时语塞,他深知士兵们的抱怨并非毫无道理。

 但他也明白,赵国若失去了士兵们的忠诚与战斗意志,灭亡将是迟早的事。

 颖川城内,熊成将军面色凝重地望着城外那严阵以待的燕军.

 城墙上的赵军士兵们个个神情疲惫,眼神中透着对战争的恐惧与厌倦。

 这些日子以来,燕军的围困使得城中的物资日益匮乏,百姓们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燕军一直善待俘虏、不屠城且不伤害百姓的名声却也在城中悄然传开。

 熊成深知,继续坚守下去,城池迟早会被攻破,而那时,城中的百姓必将遭受战火的涂炭。

 他心中开始萌生出投降的念头,但又顾虑重重,毕竟自己身为赵国的将军,投降之举可能会背负千古骂名。

 “将军,如今这局势,我们该如何是好?”一名亲信将领来到熊成身边,低声问道。

 熊成无奈地叹了口气:“燕军的攻势虽猛,但他们对待百姓和俘虏的态度,让我等实在难以抉择。继续抵抗,城破之日百姓受苦;若投降,我又有何颜面面对赵国的列祖列宗。”

 亲信将领沉思片刻后说道:“将军,或许我们可以先派人去试探一下安西将军的态度,看看他们能给出怎样的条件。”

 熊成微微点头:“也只能如此了。你去挑选一名机灵的士兵,秘密出城,前往燕军营地。”

 那名士兵乔装打扮后,趁着夜色悄悄出了城,来到燕军营地求见安西将军。安西将军听闻颖川城有人前来试探,心中已猜到了几分。他在营帐中接见了来使。

 “你家将军派你来,所为何事?”安西将军目光锐利地看着来使,问道。

 来使小心翼翼地说道:“将军,我家熊成将军久仰安西将军威名,也知晓燕王的仁慈。如今颖川城坚守艰难,我家将军不忍百姓受苦,若有投降之意,不知燕王和将军会如何对待?”

 安西将军微微冷笑一声:“你家将军倒是明智。燕王一向善待百姓与俘虏,此乃天下皆知之事。如今燕王大业正值用人之际,手下也缺有能之士。若你家将军能弃暗投明,前来投靠,必能在燕国建立功勋,为燕国的建设添砖加瓦。燕王定会不计前嫌,给予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