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昏君易做明君难(第3页)

 毕竟那句“如有不便,可告知于我”,便是叶云起交给王婉瑜的筹码。

 有了这一个筹码,王婉瑜才有真正的资本去和王家支脉互相援助。

 “谢过大王!”王婉瑜笑的万般真心,似媚非媚。

 叶云起走出殿外,看了看蓝天白日。

 后宫之中,谈什么纯情?

 叶云起也不是一时火大来熄火的,而是来寻找办法的。

 世家大族之所以越来越烂,无非是内卷不够。

 当打工人的时候,最烦内卷了,但现在,叶云起最喜欢内卷了。

 恨不得所有人都卷起来。

 当官的也得卷起来。

 但,当官,可真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尤其在这个遍地文盲的时代,想狠抓教育,培养一批自己人,那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

 叶云起只能想到,让士族大家自己先卷起来。

 燕国本土的士族大家,已经将利益划分的差不多,到了一个平衡的地步。

 那就只能引入新的竞争对手,比如说那从外地来的王家支脉。

 这在后世称为鲶鱼效应。

 而王家支脉,归根到底,也是世家的人,在旧的规则之下做手脚,更不容易引起世家的反弹。

 接下来的时间里,叶云起又恢复一副淡然的姿态。

 稳步推进着前线的支援,和外贸司的采购。

 随着叶云起停止了折腾,其余人自然都是老油子,开始熟练的混日子。

 没等到北部战线的捷报,先赶至燕京的,正是原安东将军秦牧原。

 秦牧原在朝堂上大礼参拜,高呼大王千岁的时候,叶云起细细的打量了一下他。

 他似乎比模拟之中更苍老了几分。

 一场艰辛的守城之战,精神上的紧绷,随后的大喜,再加上路程奔波的操劳。

 年迈的秦牧原没有垮下,也是其练武有成的结果了。

 叶云起亲自走了下来,扶起秦牧原。

 秦牧原连忙惶恐的说道:“罪臣,罪臣惶恐。”

 叶云起拍了拍秦牧原的肩膀,朗声道:“为国守疆,何罪之有?”

 随后重回王座,拿起那封请罪的折子,说道:“爱卿这封折子,我留到现在不曾批复,如今见爱卿,不忍爱卿再在前线操劳,爱情请辞,本王准了,不过,如今战事吃紧,还望老将军在后方,为国操练新兵。”

 叶云起将秦牧原定性为请辞,已经是莫大的恩遇了。

 毕竟秦牧原的安东将军,是不被朝堂认可的安东将军。

 如今叶云起便是认可了这安东将军。

 将来百年之后,秦牧原的墓碑之上,也能刻一个故安东将军之墓,用安东将军的礼仪下葬了。

 没收兵权,放到后方,也是应有之义。

 秦牧原再次大礼参拜,跪下谢恩。

 随后在西部防线之后,找了个地方将秦牧原安顿下了。

 东部北部之围都解了,西部却是格外空虚,正适合秦牧原这个老成善守的人做最后一道防线。

 处理了秦牧原,也意味着李逆的事情到此为止了。

 朝臣的心,再次安定了几分。

 毕竟,难道就真没有暗通李逆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