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模拟结束。王的银子。(第3页)
这样下来,文臣一定会追着太监咬的,双方制衡之下倒也好处理。
太监不能碰的,是军权。
没有军权的太监,纵然混到九千岁,也是一介狱卒就能捉拿砍头的事情。
但要是碰了军权,废立皇帝都能做到。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眩晕,就足以让叶云起想了很多。
最终,却只化作一声叹息。
如今,宜静不宜动啊。
只好操劳一点了。
时间匆匆而过,三天后,外贸的结果也出来了。
孔令秋那古板的神情,也有几分喜意,在朝堂上汇报着外贸的结果。
成果确实比原计划的还要喜人。
因为招标的缘故,那句市场价的两倍几乎成了空话。
但谁都不能指责叶云起言而无信。
毕竟这件事上,是叶云起占据了道德高地,这么高的价格还有人以次充好,现在是招标的。
价格都是自己报上去的,怨的了谁呢?
加上孔家那没有撤回的两倍价格。
十万两的银子,实际上采购到了市场价八万的物资。
这一转手,按照四倍的价格卖给大察部。
比原计划的五倍少了一点。
一来是自己的成本低了,二来,是为了方便他们层层转卖,让了一点利来。
大察部上下硬是挤出了三十二万两的金银财宝。
还赶了一百头牛过来,说是送给叶云起的礼物。
牛,是农耕时代的拖拉机。
很多封建王朝,都有禁止杀牛的规矩。甚至杀牛最高可以判死刑。
牛命,几乎等同人命了。
因为牛是生产力啊。
三十二万的银子纳入王库,叶云起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没钱难办事啊。
先前的仗,打的是国库空虚,王库也虚。
户部尚书听完孔令秋的汇报,就急不可耐的冲了出来:“启禀大王!国库空虚啊,国库虚啊!恳请大王调拨银两,转入国库!”
叶云起的神情顿时僵在脸上,看了一眼孔令秋。
孔令秋回了一个无辜的眼神。
毕竟又不是他非要在朝会上禀报的。
分明是大王的意思。
也不能埋怨到他头上啊。
叶云起自有他公开消息的原因,但绝对不是想把银子送到国库。
于是否决道:“国朝自有制度,岂能混淆?今日孤将王库之银送入国库,后世若有不肖子孙,将国库之银送往王库又如何?此事不可。”
户部尚书被拒绝了也不恼,也不坚持,拱手一礼就回队伍里了。
叶云起松了口气,还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直接工部尚书猛地站了出来:“启禀大王,大王的陵墓应当开始修建了。如今国库空虚,不如调拨银子……”
“等等!”叶云起连忙喊停,“这个,我正春秋鼎盛,加上国朝艰难,陵墓就等等再修吧。”
叶云起倒不是避讳生死的话题,上任以后修坟也是制度了,但现在没钱啊。
就这么点银子,不花在刀刃上,花什么坟墓上呢?
工部尚书也不倔,转身就退了下去。
随后兵部尚书仿佛排着队一样站出身来:“启禀大王,如今前线空虚,粮草辎重不齐,若无战事尚能坚持,但西部战线兵员不足,实为大患……”
“行了,孤知道了。”叶云起摆了摆手,“这个,也再议,再议。”
低头一看,只见吏部刑部礼部的尚书也蠢蠢欲动,虽然不清楚他们又什么花钱的理由,但叶云起还是率先说道:“如今百废待兴,上下艰难,孤这些银子也绝非享乐所用,且动不得。”
叶云起的话,并没有让他们退却,正准备站出来时,孔博文率先一步站了出来。
孔博文看着一众尚书,微微摇了摇头。
虽是公事,但又何尝没有私心?
如今大王一口吞下最大的饼,怎叫他们不心动?
虽然外贸上没能顺利分润更多的饼,但如果能哄着大王把银子拿出来,那经手之人……
“大王,臣有事要请。”
叶云起看着宰相孔博文,心里泛起嘀咕。
宰相不会也要花我的银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