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各自惊疑

 谢清谋是什么人?

 名动一时,天下执宰,他的做决策,自然想过各种情况。

 听到对方的质疑,冷哼一声:“此次乃是大赦天下,而非功过相抵!并且定为特例,之后不得引用。”

 然而,谢宰相的话,并不能平息群臣的意见。

 归根结底,这次是真的让人利益受损了。

 之前大伙跟着你冲锋陷阵玩政治搞勾心斗角,图什么?

 图的不就是一个官位吗!

 图的,不就是一个功名利禄吗?

 现在好了,刚吃下去的肉还没尝到味道,哪有被逼着吐出来的道理。

 一时之间,朝堂上纷纷扰扰。

 一个个义正言辞的谋国之言,在谢清谋谢宰相的耳朵里,皆是自私自利的恋权之言!

 谢清谋怒喝一声:“够了!天下事在我!尔等恋眷官位,难道为一己之私,枉顾天下不成?”

 毕竟积威已久,一声怒喝,惊的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太后眉头一皱,望着茫然的小皇帝,手指紧紧捏着手巾。

 “恋眷官位的是你!”忽然有人猛地站了出来。

 面带坚决,仿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一般。

 那人对着皇位三叩九拜,高呼道:“天下事在陛下!何在权臣也?宰相为己私利,排除异己,以至于朝野动荡,天下不平,祸事层出!此诚权柄落于奸人而苍天示警也!”

 “臣,孟庆源,弹劾宰相谢清谋!”

 谢清谋瞪大了眼睛,望着那个出列的孟庆源。

 孟庆源的官位不大,但,谢清谋不敢动他。

 因为孟庆源是谢清谋恩师的儿子。

 “好了。”太后迟疑再三,最后还是放下手巾,“诸位都是读了圣贤书的,都有拳拳报国之心,不过意见相左罢了,何至于此?”

 随后仿佛安抚宰相一般说道:“宰相乃我至亲胞兄,先帝仓促大行,留下哀家孤儿寡母,野心之辈与北蛮轻陛下年幼,兴兵作乱,诸位当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才是。”

 一众臣子纷纷称是,谢清谋目光复杂的一并应声。

 原来弹劾他谢清谋,也是一种拳拳报国之心了吗?

 罢朝之后,谢清谋望着面前书案上堆积起的折子,天下之事,皆在案牍之中。

 然而谢清谋今天难得的没有第一时间批阅。

 靠在椅背上,谢清谋知道今天他失言了。

 虽然天下事在他是事实,但不该说。

 只是近来操劳过度压力过大,加上岁月匆匆人也倦鬓也秋,一时失言。

 但,说就说了!

 他谢某人还不至于后悔!

 本就是事实,难道不对吗?

 看看眼前如山如海的折子,这不就是天下事吗?

 难道世人都觉得执掌天下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吗?

 案牍劳形啊!

 谢清谋一咬牙:“来人,将今日折子,誊抄一份送入后宫,交于陛下亲览。今后,皆是如此。”

 下人连忙应道:“诺。”

 谢府,今天的谢府格外热闹。

 不是往常谢府不热闹,只是今天似乎更为特殊。

 谢公子谢承宗的那些朋友,似乎是约好了一般,齐齐来找谢公子。

 谢公子在庭院之中,召开诗会,命人速去城中最富有盛名的酒楼送来宴席。

 家中的厨子更是一刻不停。

 谢峰提着酒杯,谄媚的望着谢公子。

 “天下事在公子令堂,今后,岂不是事在公子?若有一日,还望公子记得小人啊。”

 谢公子虽然神情不改,但骨子里有些飘飘然。

 父业子继,岂不是天理?

 纵然父亲在朝堂上喊出天下事在我,那太后皇帝,不也得安抚我父亲?

 若是自己能继父亲的位置……

 谢承宗心里遐想无限,而嘴上却说:“岂不闻忠臣所言,天下事,在陛下!”

 “忠臣?”谢峰似是嘲讽般哼了一声,随后意味深长的说道,“是,是,天下事,在陛下。”

 谢承宗听到谢峰后面的话,面色平静,心里却有些不满了。

 真在陛下吗?

 若是父亲退了,就不能事在我?

 不过,谢承宗转念一想,如今陛下年幼,所以才有父亲独揽大权之势。

 父

亲退而自己上的时候,陛下也不再年幼了。

 看来,自己注定不能有父亲那般的权势了。

 想到这,谢承宗就有些万般惆怅,一口饮尽杯中之酒。

 谢峰是个拍马屁的高手,怎么看不出谢承宗那情绪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