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难言身后事(第2页)

 叶云起也知道他们

知道。

 所以,此时没有人提什么国库空虚。

 没有人提什么劳民伤财,提什么军队剿匪的利弊。

 这是大是大非的站队问题,谁不同意,谁就有可能是幕后主使!

 叶云起看向宰相孔博文。

 孔博文低着头装作自己看不见叶云起的目光。

 叶云起只得出声问道:“些许匪患罢了,如此兴师动众,是否太过了?”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叶云起似乎不太想做这件事。

 但,礼部尚书却站出来说道:“殿下,匪患之于庙堂,不过远在江湖。而之于百姓,却是生死之忧啊。”

 这道德制高点的大帽子,谁戴谁知道啊。

 叶云起都被噎着了,这叫什么事!

 于是恼怒的不理会礼部尚书,而是转头看向孔博文。

 “宰相觉得如何?”

 孔博文摸了摸袖中的辞呈,摆烂道:“老臣觉得,礼部尚书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只不过呢,事有轻重缓急,如今外敌虽退,但却在大行山攻城掠地,不得不防。”

 “且朝堂皆知西部战线空虚,诚为当务之急啊。”

 孔博文倒是把正反话说全了。

 剿匪,那是有道理的。

 不想剿匪,那也有道理,这不是有更着急的事情做嘛!

 反正最大的道理,是王座上的道理。

 叶云起沉吟一瞬,却听兵部尚书说道:“如今燕国多新兵,战力堪忧,剿匪亦是练兵之举。”

 兵部尚书这话一说,还真把叶云起说的心动了。

 练兵啊,那就很有道理了。

 看来这钱不花还真不行……

 叶云起扭头看向户部尚书:“如今国库可否支撑剿匪之举?”

 谈到钱的事情,户部尚书就一副拧巴脸。

 可是跟户部不谈钱谈什么?

 “启禀殿下,夏收在即,待夏收入库,或可行之……”

 换成以往,户部尚书早就怼回去这笔开支了。

 但如今的剿匪,不剿不行。

 剿的是山中匪吗?剿的是心中匪。

 只要剿匪定下来了,也就意味着,劫掠大王外贸队伍的,是匪患,而非世家之患了。

 “那便如此吧。若无他事,便退朝了。”

 退朝之后,书房之中。

 孔令秋随着叶云起身后,走入书房,随后面带喜色的禀报着:“三次招标虽未召开,但闻讯而来的商人已经将皮毛尽数收购去了。”

 叶云起摸了摸身上的绸缎,不禁问道:“如今正是夏季,这皮毛向来是难卖的季节,商人却纷纷收购,这是给我这个燕王面子啊。对了,下面的人,没有强买强卖吧?”

 孔令秋摇了摇头:“启禀大王,此事是臣一手负责,绝无强买强卖的事情发生。”

 和官员做生意,就是这一点。

 胳膊是扭不过大腿的。

 古今五千年,强买强卖的例子太多了。

 强买强卖都算吃相好的,吃相差的?直接丢进大牢。

 家产一查,查完之后,国库没多几个银子,个人的腰包倒是一个比一个满。

 或许是看到了王家的转变,叶云起此刻想的格外的多,多到忍不住出声道:“待你我之后,外贸司定然不能留了……”

 孔令秋虽然有些木讷,但他强记,一瞬间就想到了很多史书上的例子。

 孔令秋沉默着点了点头。

 叶云起叹了口气。

 “官不经商。我本以为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裱糊规矩。”

 “因为我曾经见过太多的当官之人,自己不曾经商,但家中有的是人经商,下人管家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投靠的人,也有的是经商的。”

 “但如今看来,能裱糊一下,已经是莫大的进步了。”

 叶云起觉得等自己逝去之时,这外贸司是一定要取消的。

 可自己什么时候逝去呢?

 这点没人知道。

 好在现在尚且年轻,叶云起还能暂时搁置这个问题,以发展经济为要。

 或许最后,也只能寄希望于……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当前还是赚钱为先!国库空的都快饿死耗子了,王库要是空了,便是什么事也办不成了。”叶云起打起精神来,说道,“你且去筹办第三次招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