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回大察
叶云起的眉头微微舒展,肯定的说道:“确实需要增加更优质的商品。”
随后说道:“孤现在纠结的,莫过于降价先前的商品,孤以为,先前四倍的定价不算贵了。”
孔令秋也附和道:“大王英明,自古蛮夷安能有此价格购买商品?臣以为涨价都不为过,若不然价格差距过大,大察获利过多,恐有尾大不掉之势。”
孔令秋直接站在了许文生的对立面,许文生也没有意外。
在大燕的人看来,北蛮本就是对立的。
即使是大察又如何?难道就不是蛮夷了?
只是许文生对大察有些别样的感情罢了。
叶云起更能体会许文生的尴尬,尤其是在孔令秋的表态之后,许文生的处境更是落在了明处。
想到这便随口安抚了一下许文生:“不过许爱卿所言也有道理,这样吧,孤许诺,若大察遭遇北蛮围攻,我大燕定会出兵相助。”
好在,许文生并非身在大燕心在大察,许文生的忠诚还是在大燕的。
而大察,则是事关他的理念,那便是化夷为夏。
如今的大察,便是他的一个半成品果实。
许文生看了看孔令秋,抬手朝叶云起说道:“臣请独奏。”
孔令秋轻轻哼了一声,不过看到叶云起允了许文生的请求,也只好告辞。
守忠也带着其余的宫女太监暂且退下了。
叶云起示意许文生发言。
许文生拱手道:“大王有所不知,如今的大察,已经渐渐如同大燕人一般,臣与弟子在大察教导十年,自上而下的改造大察……”
叶云起怎么能不知道许文生的想法呢?
然而这样的改造,注定是失败的。
或许说不是失败,而是事倍功半。
后人有句话说得好,叫生产力决定一切。
大察的人依旧需要放牧,依旧食不饱穿不暖。
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去读书知礼,简直天方夜谭。
于是叶云起便开口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如今的大察,也就小郡主汉化的最为成功。权贵富裕者,也会倾慕汉化,而大多数的人,依旧如北蛮人一般,是吗?”
许文生被惊住了,呆愣了一瞬,拱手道:“大王英明,真是明见万里。汉化一词极为巧妙,如今的大察部,正是如此。”
叶云起正为自己仰仗了后人智慧而自得,忽然脑海灵光一闪,先前许文生说的降价,便是让利于大察,而这般让利,莫非是察觉到了需要足够的物资才能促进大察的汉化?
叶云起问道:“如若孤猜的不错,先前的爱卿所言降价,除了给大察留下保卫自己的力量之外,还有意促进大察的汉化?”
许文生点头称是。
叶云起却直接摇头:“错了。错了。让利并不能促进汉化。”
许文生眉头蹙起,对这句话有些难以理解。
十年里,他不断的通过影响郡主来促进大察部的改革,他的弟子也纷纷追随大师姐来身居高位。
虽然大察部有着不少反对力量,也掀起了不少是非,但总体上还是不断朝着目标前进的。
到了后期,确实是进展越发缓慢,于是许文生更是在基层不断走访,认定是物资的不够充沛才会导致普通大察百姓不被汉化影响的关键。
叶云起看出了许文生的困惑,用着极其通俗的语言说道:“要让人向着自己学习,便要自己先过得好了,让他人羡慕,这样他人才能主动学习靠拢自己。”
“孤听说,你在燕都开了间私塾。”
“上私塾者,即使是要拿钱交束脩,学生们也是不亦乐乎。原因便是先生教的乃是大道,能促进他们改善生活的道。”
“可如果你教的是无用的东西,便是花钱也买不来人学习。”
“什么东西有用?什么东西无用?村里的农人纵使是不识字,也知道是向更富贵的人学习。”
叶云起说到这顿了顿,再说道:“如此而言,我们便不能让利于大察,若不然大察富贵了,还以为是自己厉害,而非仰仗大燕。便更不愿意向大燕学习了。”
许文生不得不承认燕王说的极有道理,只是他还有一个疑惑:“云绮瑜怎会不知外贸之利皆是大燕所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