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今天就应验了一个(第2页)

“所以啊,谢总,吕校长那边,你得帮我们美言几句。”

何荣光直白地说道。

“这是肯定的。”

谢宏宇没有任何推脱,回答得非常干脆。

而后,又说道:“其实,上次我和我老师见面时,我老师就提过江北大学新校区的事情。”

谢宏宇读了吕建营的在职博士,所以,称呼吕建营为老师。

也正因为有这层关系,宝信医药才会给吕建营资金支持,帮吕建营建起国家重点实验室。

当然,谢宏宇也不是拿公家的钱,去办个人的事,宝信医药和江北大学是签了长期合作协议的。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宝信医药都是江北大学制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战略伙伴。

江北大学制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产生的学术成果,宝信集团拥有优先购买权,单单这一条,就能把两个亿的投资收回来。

而以上这些,何荣光作为谢宏宇的发小,早就知道。

也已分享给程奎和宋思铭。

这也让程奎和宋思铭清楚地了解到,谢宏宇对吕建营的影响力,比他们之前预想的还要大。

但影响力再大,谢宏宇也不是吕建营本人,没办法代替吕建营做决定。

因此,在谢宏宇劝说吕建营的同时,青山方面还是要针对吕建营,做一些工作,争取不让吕建营挑出毛病来。

“吕校长对新校区有什么要求,或者有什么格外看中的点吗?”

宋思铭向谢宏宇打听。

“要说格外看中的点,也就一点,位置不能太偏僻。”

“江北大学刚开始筹划新校区的时候,没想着到江台之外,结果,江台市政府直接把新校区安排到三十公里之外的远郊了。”

谢宏宇说道。

他本人也极度反感,把大学往边边角角放,将大学当成土地财政发起点的行为。

大学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科研人员搞研究的地方,要尽可能把后勤工作做好,而不是将学生和科研人员,当做可以牺牲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