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袁术的担忧(第2页)

 袁术心中充满着不安,也没有派人训斥陆逊或者催促陆逊,更没有在公文上给他制造压力,而是用私信这样的形式。

 于情于理,陆逊自然需要认真的对待袁术的文书。

 他在回信上写道:我曾经听说,古时候的名将在用兵的时候,先考虑失败,然后再考虑成功。孙子也曾经说过:“先人发,后人制,谋长节短,百战百胜。”董仲颖作为世间公认的名将,用兵也必然遵循这样的道理。

 现在董仲颖的水军被我所破,或许陆上的胜负还在一线之间,但是在长江上,我们的水军占有很大的优势。

 长江对于我们来说如同坦途,但是对于董仲颖来说确是一条没有办法跨越的天堑,这样的道理董仲颖必然会明白。

 李傕的军队或许能够因为一时的诡计而偷渡长江,但是渡过长江之后,他们就如同悬在崖外的孤军一样,连自己的补给也没有办法保证,一旦在长江的南岸有所失败,那么他们连逃回徐州的方法也没有。

 董仲颖必然能够看出的危险性,所以必然不会做如此的行动。

 现在董仲颖的大军正在和我对峙,虽然说我为人比较愚钝,才华比不上仲王您,但是我依然殚精竭虑,日夜思考着如何对付董仲颖,这也是董仲颖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对付我们的原因。

 现在董仲颖让李傕在徐州有所动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要让您感觉到不安。兵法上说的“?能而示之不能”,而董仲颖却以“不能而示之能”,就是想要调动我们的军队。

 明公您是如此的聪慧,董仲颖的行为必然被您一眼看穿,您还特地写了信来警示我,这让我非常的感动。

 这样的行为不仅没有能够打乱我们的部署,同时也暴露出了董仲颖目前的无可奈何。

 陆逊将这样的信写好了,同时派人加急将信件送到了袁术的手上。

 他觉得自己这样的一封信绝对能够让袁术的心安定下来,但是却不能让陆逊自己的心安定下来,因为他不觉得董仲颖这样做是一个愚蠢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