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战歌起!(第3页)

 ‘……’

 弹幕上讨论的内容褒贬不一。

 但情绪都很统一,非常震惊。

 展馆观众席就相对淡定一些,尤其是几位领导那里。

 “有点虎头蛇尾吧。”

 “倾转式和蜂群也不算是新概念了。”

 “也就那个外骨骼看着有点意思。”

 这三个概念并不新。

 军方有,而且落实到了实物。

 甚至对谢东奎来说,这些概念都有点老生常谈的样子。

 听到领导不满,孙长兴还有些护犊子:“我觉得这就很不错了,毕竟是民营企业的快递计划。”

 “是,如果能造出来,绝对不错,但我们不是在吹牛吗?”

 谢东奎心里的期望拉满了。

 因为刚才的宣传片太炸裂。

 他期待陈晨吹个大的。

 但现在看屏幕上的这个计划,好像拉了坨大的。

 都已经吹牛了,咋还揪着蜂群这些老概念吹呢?

 此时。

 陈晨按动遥控器,画面再次翻页。

 “支线网络,也就是从区域枢纽到城市枢纽这段距离。”

 “我们采用了多基折叠翼无人机方案。”

 “这架机器目前定名为苍龙。”

 “机长:15m”

 “机高:5.5m”

 “翼展:25m”

 “最大业载:700kg”

 “苍龙无人机定位是中型综合性无人机。”

 “不仅能实现基本的货物运输,还能兼顾巡检测绘、通信保障中继和灾害监测等多任务类别。”

 “尤其是它的折叠翼和多基发射特性。”

 “能够满足任何地形、任何时间的全天候发射。”

 随着介绍的进行。

 画面上出现了动画模拟的发射画面。

 一艘灰白配色的船只出现在大海之上,苍龙于甲板之下换面上升,折叠翼随之展开。

 半秒后,弹射器推动飞机向海面滑行,直冲云霄。

 下一帧。

 封闭山区之中,一辆卡车停在非铺装路面,炮射发射架缓慢升起。

 折叠翼缓缓打开。

 烟雾弥漫,无人机如同火箭弹一样被推送至天空。

 再下一帧。

 蓝天之上,苍龙振翅遨游。

 与之前的静态展示不同的是,这架苍龙机背有硕大的雷达装置,右上角配文——“天空之眼”。

 嗡--!

 霎时间!

 现场一片躁动。

 毫无疑问,这架飞机带给大家的想象空间更大一些。

 尤其是起飞方式。

 虽然刚才的动画没有明说,但所谓的船基发射分明就是舰载机的模样。

 有点离谱。

 但谢东奎脸上终于有些笑意乐了。

 “这还差不多。”

 要的就是离谱。

 刚才终端网络太快贴近现实,感觉都没有战恐的意思在。

 舰载折叠翼飞机就差不多了。

 既能运输,又能作为多任务机型。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有个舰载功能在。

 这才是真吹牛。

 我们民营公司开始搞航母舰载机,潜台词就是“我家航母多得是。”

 紧接着。

 陈晨按动遥控器。

 声调随之也高昂了一些。

 “在三体网络中,支线和末端并不是我们研发的重点。”

 “接下来将要介绍的干线项目,才是我的中心所在。”

 “各位!”

 “现在!”

 “向大家介绍!”

 “晨盾科技的诚意之作,国内收首个大型无人高速平台!”

 “b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