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好消息:盒子在我们手里


第422章好消息:盒子在我们手里

 

林枭从晨盾出来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返回驻地,而是绕道200公里来到了魔都他需要参加一个接待性的会议,会见来此访问的各国防长。

 

他本人觉得这种任务是最没劲的,所以会议全程也没怎麽在线,只是按照写好的稿子一五一十的发言。

 

直到晚上遇到自己的老朋友崔国胜,他才找回了些自我。

 

“老崔,别忙走,抽根烟。”

 

林枭掏出一盒烟放在窗台上。

 

崔国胜摆摆手:“不了,医生不让。”

 

“你听医生的那还活什麽劲?医生还说让我少焦虑,你觉得现实吗?”

 

林枭对那一套之以鼻。

 

心说自己已经活过知天命的年纪了,连天命都知道,还需要医生指点?

 

崔国胜关注的点很特殊:“焦虑?你焦虑什麽?今天开会不顺利吗?”

 

“顺利,今天会见的都是周边国家防长,现在这个时间点,咱说话好使的。”

 

“那确实,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

 

根据崔国胜的了解,林枭今天会见的是三个和羊城战区防区相接的邻国防长。

 

以前这仁可不是什麽好鸟,喜欢跳,

 

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跳出来咋咋呼呼的。

 

仗着背后有鹰酱撑腰,嘴可特麽硬了。

 

现在情况稍稍有些不同,海上的力量有所翻转。

 

鹰酱的航母舰队来得少,这几个货也就眉清目秀了很多。

 

毕竟林枭手里握着史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如果他们听不进去道理,林枭也略懂拳脚。

 

说话间。

 

崔国胜不由自主掏出一根烟,熟练的点上。

 

“那你焦虑个什麽劲儿?”

 

“焦虑啊,装备更新的太快,战士的素质跟不上。”

 

崔国胜当时就急了:“你又更新什麽玩意儿了?”

 

“咱先别提新装备,就是那些新列装的老装备,对一线官兵的要求也很高,

 

要熟练使用并形成战斗力,是个问题。”

 

林枭没有凡尔赛的意思,确实很愁,

 

一年之内空军海军服役的新装备超过二十种。

 

其中有些飞机还是主力作战装备。

 

谁都知道这些装备好,但毕竟是工具,再好的工具也得有人会用。

 

飞机几百架几百架的下线,编队是问题,部署也是问题,人员和战术配置也是问题。

 

以前新装备也有,出来之后练上三两年也就够用,有战斗力。

 

关键是以前一年来一款,一款两三年,时间足够。

 

现在是一年来二十款,刚练没多久,又开始叠代。

 

“来魔都之前,我去顺风的无人机培训学校看了看,人家搞得好,所以我想建议,看看能不能给他们的学校升级一下成本科,招收国防专业的学生。”

 

听到这话,崔国胜举双手赞成:“解铃还需系铃人,我跟你一起联名。”

 

这个想法好!

 

解铃还须系铃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顺风的无人化水平是有目共睹的。

 

不光是技术先进,装备尽量,关键是人家还有专科学校,专门培养操作和修理人才,在全国是独一份的。

 

人家的前端有成体系的无人配送体系,后端有优良的师生储备。

 

学生进去学上一年课本知识,立刻能到一线实践出真知。

 

不管军用还是民用,这一套人才培养体系是通用的。

 

唯一可惜的是,现在的顺风无人学校只是民办的专科,也没有国防招生的资格。

 

“让他们们升成本科,然后再给国防生的名额,保守一年能给咱们培养过千的专精人才。”

 

林枭却有些不乐意了:“你少跟我这儿蹭,这种建议不用你联名,上面也会通过的,上面又不傻。”

 

“好建议,我凭什麽不能联名?”

 

林枭嘴:“你我还不清楚?等到我把学校搞成了,你得分走一半的毕业生。”

 

“见者有份。”

 

“拉倒,你陆军要什麽无人化人才,有也得紧着海空军。”

 

“陆军不是军?有一说一,搞无人化,我们陆军是第一个进行实战的。”

 

崔国胜傲娇的不行。

 

海空军天天瞎几把交换,无人化无人化的。

 

到头来,击毙了多少敌人?

 

可他们就不一样了。

 

林枭也听说了一些小道消息。

 

崔国胜之所以这麽认真,是因为他们最近派出了一支部队,前往邻国进行反恐。

 

由于是真刀真枪的实战,人家崔国胜手里是提着人头的。

 

“所以这次联合军演你吃到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