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我不会啊(第2页)

 

华农的总经理郭广峰热情介绍。

 

“卫总好!”朱光明精神状态很饱满,气势很足,仿佛手握着不得了的工作成绩。

 

卫筱一听说华农还有和生产力创新的子公司,就很欢喜。

 

农业看似传统,但最需要创新的支持。

 

从牛到拖拉机,从拖拉机到集成化设备,每一次更新都是产量翻倍的契机。

 

到现在。

 

全国大部分的农业都已经进入了机械化时代,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

 

如果能在大型集成化农业的基础上做到一些创新,那麽业绩自然会有反应,他们也就会领先同行一头。

 

而这个方向,自然是无人化。

 

“你们目前的无人机应用情况怎麽样?”卫筱面带微笑的问道。

 

朱光明十分自信:“目前集团已经配备了两千架高性能无人机,优先使用在各示范田中。”

 

卫筱以为自己听错了:“两千架??”

 

朱光明还在笑:“是的,虽然这块花费比较高,但我们认为无人农业一定是未来的主流,所以不惜重金引进了大规模的无人机群来———

 

“不是,哥们儿,你管两千架叫大规模?”

 

卫筱忍不住叫停朱光明的吹嘘。

 

“是啊,这个在全行业都算是领先的,我们弓进的可都是专业的大型植保无人机—”

 

卫筱态度坚决的打断:“这麽大的摊子,两千架无人机,让别人听了还以为我们华农要倒闭了一样。”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卫筱来之前,估摸着华农现在怎麽着也该奔着上万台的规模去了。

 

因为现在植保无人机已经有些成为主流维护农田的手段了。

 

万万没想到。

 

华农的几个高管还活在十年前。

 

弄了两千架无人机,心里美的一批,自翊创新先锋。

 

殊不知,小老板是无人机骨灰级玩家。

 

两千架的数量,在她看来像是过家家。

 

“按照我粗略的估算,除了播种收割之外,所有的作业都可以用无人机替代。”

 

“然后你跟我说你们弄了两千架。”

 

“我严重怀疑你们在这里糊弄我。”

 

郭广峰看着瞬间变脸的卫筱,立刻觉得苗头不对,摆手甩锅。

 

“卫总,我们其实一直在创新的,目前植保无人机的效率还不足以支撑全面替代。”

 

卫筱直接打断:“你先想着创新生产力了,你先换个新脑子。”

 

植保无人机的效率低?

 

这很明显就是郭广峰这些管理层惯性思维带来的。

 

不过想一想也能逻辑自洽。

 

毕竟郭广峰他们不像自己,始终处在无人机研发的第一线。

 

晨蹲有什麽新玩意儿,都会拿到顺风试一试。

 

所以他们对于科技的发展一无所知。

 

幸好。

 

这次卫筱不是一个人来的。

 

在试验田晃川了一圈之后,她草草的结束了视察,回到了公司办公室。

 

魏修也姗姗来迟。

 

还好提前做了一手准备,把魏修逮了过来。

 

要说对于无人机的理解,乡了晨盾的那一帮,就剩下他了。

 

晨蹲的人最近忙的很,三杆子打不出一个屁。

 

所以卫筱选择魏修来跟自己为华农描绘宏伟蓝疫。

 

飞牛的名字虽然不及晨盾那麽顶,但毕竟也在行业内深耕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