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有没有一种可能(第3页)

 

“现在任总要叫停这些项目,我不甘心。”

 

“哪有推到水晶就投降的?”

 

陈晨不置可否:“什麽项目?”

 

“低阻力高航速船只的解决方案。”

 

阳江船厂之所以在国内造船业有一席之地,正是因为他们的运营机制。

 

这是一家民企,但有着和军企类似的机制。

 

在兼顾手头订单的同时,也在孜孜不倦的投入研发。

 

吴前带领的第六室是这里的依依者,一直在为造船行业的发展寻找新的路子。

 

他将自己研究概要递给了陈晨,同事解释道。

 

“我们的项目目前已经取得进展,有了一套完整的高速水陆机动系统,如果能够量产,预计可让大型船只的航行速度提升至60-100公里每小时。”

 

陈晨看了几眼,抬起头:“气垫船?”

 

“不完全是传统的气垫船,我们配置了柔性围裙,通过高压增强悬浮的效率,而且在动力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善,采用螺旋桨和喷水推进器的组合方式,效率远超现在所有的气垫船———”

 

一提起项目,吴前满嘴夸嘴,心里却满是不甘。

 

因为这个项目就像是自家的孩子,从始至终都倾注了很多自己的心血。

 

他来这里,其实私人情感的成分很大。

 

希望能在陈晨的介入之下,把这个项目保下来。

 

但陈晨看项目书的表情耐人寻味。

 

过了许久才换开尊口。

 

“确实,你们在动力和悬浮效率上有点东西。”

 

“但吴总,气垫船这玩意儿———”

 

“这玩意儿的高成本和低效费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吴前据理力争:“但这个船在特种领域还是无法取代的。”

 

“这一点我倾向于任总的判断,目前船厂的主要业务是航母,如果要分出精力去搞别的项目,也应该是广谱性项目,而不是倾注心血在特种领域。”

 

一旁的苏雪松看陈晨娓娓道来,心说差不多得了。

 

吴总工该见好就收了。

 

他面前的陈晨,已经是最和蔼可亲的了。

 

此时的陈晨拒绝吴前,甚至还愿意花时间解释一下。

 

要是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陈晨只会甩出一句“负分滚粗”。

 

“不过,这玩意儿花了这麽多钱,扔了也怪可惜的。”

 

陈晨思考半秒钟。

 

“这样吧,项目可以不取消,但是得改一改。”

 

吴前喜出望外:“怎麽改?你只要不让我取消项目,我什麽都听你的。”

 

“用船的形态去搞这种技术,我觉得利用效率太低了,你不妨换一种模式。

 

“比如?”

 

陈晨迈步来到了自己的白班前,粗画几笔。

 

“气垫船利用自身的动力箱船底注入高压空气,形成期垫层,这一步的能耗最高。”

 

“我们把这一步优化一下,低效费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样的话,我看你这个项目还有抢救的必要。

 

吴前一脸清澈:“怎麽优化?”

 

“气垫船需要通过自身动力制造悬浮,想办法把这一部分的能耗,转为自然界存在的势能。”

 

“比如地屏效应。”

 

“你离水面的距离搞一些,前进的速度再快一些。”

 

“那麽下方的气流会自然形成一个高压区,就不再需要人为制造了。”

 

“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开创了气垫船的新模式?”

 

苏雪松一口水没喝下去,呛的咔咔只咳嗽。

 

本来他没有多关心外甥女婿说话,反正也不管自己的事儿,纯路人。

 

可是听着听着,他觉得不对劲了。

 

怎麽说?

 

陈晨用白板笔风轻云淡的画了几笔,这就开创新模式了?

 

关键是白板上的物理是说的通的。

 

苏雪松虽然不是搞实验物理的,但基本原理他清楚。

 

陈晨白板上画的那几个箭头,真的一批。

 

人这脑子是咋长的呢?

 

一个不注意,就显圣一次,鬼点子就像不要钱似的。

 

“小老板你难道就没有瓶颈期吗?”

 

没等陈晨回答,吴前咬着嘴唇,不住说道。

 

“确实,您说的都对———”

 

“但.”

 

“有没有一种可能。”

 

“您说的这种模式是地效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