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你跟三教九流有什麽仇?

第411章你跟三教九流有什麽仇?

“没什麽秘密可言。”

陈晨风轻云淡的挥挥手,表情不像是演的。

自信。

坦荡。

大气。

不知为何,林清心感觉眼前这个岁数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轻人身上竟然有buff。

这一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战恐吗?

身为一名新生代的军武记者,林清心没有见过战忽的光荣岁月。

因为当她入职时,我军的宣传风口明显有转变。

可具体是什麽,她也说不上来。

有时候感觉家里挺克制的。

御用的摄影师总是能把航母拍出渔船的感觉。

有的时候又感觉家里挺张扬的。

拍的不咋地,可但凡有东西,都会拍一下,从不藏着掖着。

如此,网络上有人玩梗说宣传风向变成了战恐。

之前林清心对这种风格体会的不是很深刻。

直到今天一-

最新下水的无人艇,毫不加以阻拦,随便看。

这不是战恐是什麽?

“陈总,既然不泄密的话,我有一个问题。”

林清心张口就来,也没按照提纲上的问题提问。

“请讲。”

“你管这个叫艇?”

目测,眼前这艘船至少有六十米的长度。

离远了看还行,但如果靠近,和岸边的物体一对比,简直太突兀了。

就像十几层的楼房放倒了一样。

“没错啊,虎鲨无人艇,我们注册商标的时候都写明白了。”陈晨一副当然了的样子。

“不是,这个尺寸,能叫艇?多大的排水量啊?”

陈晨脱口而出:“500馀吨。”

“啊?”

林清心不知道该相信自己看到的还是自己听到的。

是。

按照惯例,航和艇的区别就是排水量。

500吨以下叫艇,500吨以上叫舰。

如果这艘船真的500馀吨,称之为艇倒是没什麽问题。

关键是一一不像!

这玩意儿堆在这儿,俨然一副轻型护卫舰的样子。

眼睛和耳朵一定有一个撒谎的。

“如你所见,我们这艘小艇采用的是三体布局,由中央主船体和两侧辅助船体组成。”

“这种设计保证了船体的稳定性,降低了重心,多船体能够分散海浪冲击,

十分适合高精度作业。”

“船体与侧体采用流线型,减小水阻力,适合高速航行,相同功率下能耗更低。”

“而且宽体设计能最大程度确甲板空间,便于更具想需求调整模块化配置。


陈晨语速平缓,介绍详细。

林清心不明觉厉。

她再次看看眼前这艘巨艇,心里还是没有什麽概念。

这个造型她只在游般上见到过。

军用船只还是第一次。

虽然陈晨说了那麽多的优点,但她感觉都不痛不痒,没有触及关键。

如果三体船有点有那麽多,那麽全世界的轻型航艇都应该采用这种布局。

看来,陈总还是藏私了。

嘴上说随便看,但他肯定没漏真底。

算了。

人家不说,咱也不问,相互给个面子算了。

“陈总,这个造型可能是我见过的船只里颜值最高的了。”

“颜值不是重点。”

林清心点点头,准备继续往前走。

“等会,你为什麽不问我什麽是重点?”

“重点是什麽?”

陈晨大方道:“重点是,采用这种独特布局,能够最大程度的照顾雷达隐身。”

“这船能隐身?”

整个摄制组都为之一震。

怪不得!

怪不得整艘船的布局这麽怪异!

所有的模块看起来就像一个倒三角,所有线条的延伸都是向内的。

他们粗看第一眼的时候就觉得这种布局有些熟悉。

可说不上名字。

但陈晨一语惊醒梦中人。

这不就是隐身战斗机的布局吗?

“这艘船全体配备高性能吸波材料,制作工艺与隐身战斗机类似。”

“但由于船只的特性,隐身性能比起战斗机还是有些差距的。”

林清心木讷的点头:“理解。”

有差距才是正常的。

如果能做到战斗机的雷达反射率。

那不是无法无天了吗?

想到这里。

林清心没有再追着问下去。

这是惯例。

类似的技术细节,知道个大概就行了。

可下一秒,陈晨突然开口。

“目前虎鲸系列的雷达反射面积大约是0.07平方米。”

“???””

林清心傻了,心说我也没问啊。

0.07平方米?

且不说这是不是我能听的,这个数据也太夸张了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