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忌军工(第2页)

 ……

 “卫总好,沈总好!我是道同科技的创始人周旭。”

 “我们道同拥有十七位工程师,其中不乏在国家项目中有工作经验的人才。”

 “同时,我们还有为国防工业服务的案例,曾经参与过某型号无人机的研发工作。”

 沈欣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巴拉巴拉……

 介绍上写的很清楚,周旭所谓的研发工作,不过是为某一毙掉的方案提供下游部件罢了。

 沈欣对无人机企业有了一定了解,吃过见过,要求也水涨船高。

 心说你卖点五金配件也叫为国防工业服务?

 卫筱则看着道同的履历连连摇头,尤其是看到国防工业那几个字,都快要犯病了。

 她立刻阻断了周旭吹牛。

 “周总,我们仅仅探讨眼前的项目,好吗?”

 “好的。”

 “我们的大致需求你了解吧。”

 “了解,贵司需要一块适用于全天候全地形全方位无人运输机。”

 卫筱总结了双尾蝎的经验和教训,对无人化战略做了进一步优化。

 双尾蝎确实优秀,但承担的功用是枢纽运输。

 但卫筱觉得顺风最该优化的环节是末端配送。

 因此她将项目规模缩小,提出小型、快速、密集化的设计要求。

 周旭自以为他已经完全了解甲方的意图。

 胸有成竹的介绍:“我们的飞机可以不分昼夜,随时起降。”

 “同时不需要机场,只需要停车位大小的空地即可起飞。”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飞机集合了运输和揽送一体,全方位密集飞行能力。”

 “因此我们将卫总的要求总结为【立体式无人终端配送方案】。”

 沈欣有点打瞌睡。

 ppt大抵都是如此,没有一点干的。

 卫筱对于这种歪风邪气也很不满意。

 非要把能听懂的话说的听不懂。

 不耐烦的表情已经挂在脸上。

 “还是阐述一下具体方案吧。”

 “好,我们内部将这個方案命名为【龙鹰一号】。”

 一听到这个名字,卫筱白眼都快翻抽筋了。

 能不能让我遇到点正常人?

 都是民用项目,起这么吓人的名字干什么?

 前有双尾蝎,后有龙鹰。

 听着都压迫感十足。

 周旭绘声绘色的介绍了十五分钟,如果不是卫筱主动叫停,他也不准备结束。

 事实上。

 卫筱从名字开始,就已经给道同判死刑了。

 前端制导、立体空投、空勤态势自动识别……

 就算这些功能真的能实现,卫筱也不太想要。

 听起来实在太军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