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运气来了挡不住的(第3页)

 孙长兴有些无奈的笑了:“双尾蝎的项目主体是民营企业。”

 “是吗?”

 一言至此。

 谢东奎认真了一些,仔细的翻看报告。

 孙长兴用尽量精简的语言,陈述了整个项目的过程。

 功劳全部都在晨盾的头上。

 谢东奎看完之后也有些愣神。

 你说这是军民融合吧……

 确实是。

 可就是有点不对劲。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融合不错,但具体讨论的是军用技术对民用行业的指导作用。

 是军转民。

 “你这倒是融合,但谁能想到是民转军啊?”

 孙长兴开始高深莫测了起来:“所以啊,我才没在会上发言,因为这事儿没有普遍代表性。”

 “那确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属于是开先例了。”

 “谢副主任,您接着往下看,还有个项目。”

 随着孙长兴的指引。

 谢东奎又翻了几页。

 “关于超材料隐身图层的重大成果论述?”

 看到这个标题。

 谢东奎不禁面露喜色。

 这个问题是目前科工委的攻关重点。

 各部门年内一直都在协调。

 一点成果都没有。

 搞的谢东奎也有些焦头烂额。

 “突破了?”

 “嗯呐,而且不是理论,是实践。”

 “好家伙,你们论证三处开天眼了?”

 “和我们关系不大,还是民营企业的功劳。”

 “民营企业开天眼?”

 一言至此。

 谢东奎有些诧异。

 无比认真的翻看了接下来的报告。

 你说一款无人机有民营企业的功劳。

 惊喜但不意外。

 东边不亮西边亮嘛。

 可这超材料技术,不是那么好突破的。

 科工委为这玩意儿费了老大功夫。

 钱也掏了,人力也投入了,就是不见回报。

 看完报告。

 谢东奎的内心都有些难以平静。

 “这些都属实吗?”

 “一点假都不带掺的,张副主任和材料所的赵工亲自去考察的。”

 “还都是一个公司搞出来的?”

 孙长兴的笑容终于咧到了耳朵根子。

 “所以我动摇了,国运不国运的我不知道,但我们论证三处的运是真的好,挡也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