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杭州府来的东西(第2页)

 那小手一抓。 

 葫芦瓢子的把柄,立马出现了一个黑手印子。 

 “有多少了?”秦驰没头没脑的来一句。 

 三郎笑嘻嘻的,“小半盆啦,大哥给我换糖,我要全买糖。” 

 “你这小子就这么点出息,跟你二哥学一学。”秦驰扬了扬眉。 

 三郎把头摇得跟波浪鼓。 

 “我才不要跟我二哥一样傻,换糖我还能吃,换成钱都被我娘搜刮去了。辛辛苦苦一文钱都没落着,二哥真惨,白干了。” 

 秦驰轻笑出声。 

 宋锦听得云里雾里。 

 三郎到锅里取了两个馒头,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等他吃完又朝秦家后面的院子跑。 

 宋锦问:“他这是去干啥?” 

 “取烟。我平时用的墨,都是自己做的,有多余的会送给山长和先生。” 

 秦驰见她好奇,便带着她去了秦家后面一间茅草房里。 

 在屋子里的地面上,用瓷碗点着一盏盏的油灯。 

 油是用瓷碗盛着的, 

 小火苗上面,倒扣着一个大碗。 

 上面的大碗是用竹子固定的,碗内被薰有一层薄薄的黑烟灰。 

 此时三郎左手正提溜起一个大碗,右手拿着一毛鸡毛,将大碗内侧黑漆漆的烟灰,一点点的刮到地下一个陶瓷盆内。 

 盆底是薄薄的一层刮下的烟灰,正是三郎嘴里所谓的小半盆。 

 宋锦快要不认识小半了。 

 这最多就是刚盖过盆底。 

 “这是要制墨的烟……”宋锦第一次见到这种取烟的法子。 

 秦驰没有否认,“进深山找老松树危险,我便用桐油烟来代替。” 

 百姓晚上点的桐油灯,用的就是桐油,在县里或乡集都可能买到,但是桐油中还会加上大漆和少量猪油。 

 烟和胶是制作徽墨最主要的两种原料。 

 而徽墨的制作过程相当繁琐,经历的时长要两年。 

 取烟只是制作的第一步,极其讲究。 

 一种是松烟墨,一种是油烟墨。 

 黄山松是最初的取烟材料,还必须用深山老林不成材的老松树,好比石头缝里的松树,那种树烧出来的烟质量最好。 

 可是慢慢的,老松树不好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