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私人收费站(第2页)

 包括着名的村村通工程,也还没有取得圆满的成功。

 很多乡镇小路,都是当地村民自发募捐修建的。

 因为这类道路,相关的检查人员较少,再加上不需要承担高速费用。

 所以,很多长期跑车的老师傅,都爱这种乡间小道。

 可是任何公路,都是有修建成本,且需要定期维护的。

 类似李伟均所在的这种乡镇道路,遭遇大货车的长期碾压,那自然容易损坏。

 往大了说,这条路可是属于乡镇所有出了钱的居民,共同财产。

 他们修路,是为了自己便利,而不是为了大车司机省钱。

 所以,在这个年代,“私人收费站”的情况并不少见。

 大多就是随便整俩人,往路中间一坐,见着过路的车就收费。

 这种现象,十分的普遍。

 并且,即便你报警,联系治保人员过来,那他拿村里也没啥办法。

 换言之,“私人收费站”的收费行为,确实不合法。

 但从某种情况下,它又符合了当时的一个年代特色。

 直到十多年以后,随着国家出手,大力出资建立了庞大的公路网。

 “私人收费站”这种情况,才逐渐消失。

 所以,李伟均一看到四方桌,本能地就认定对方是想要“买路财”了。

 “小兄弟,你说我都跑了七八年车了,这点规矩还不懂吗?”

 大方脸中年苦笑着说道:“我们刚到这儿,就被人家拦下来了。”

 “当时我二话不说,揣着五十块钱就下车了!”

 “我寻思着我们三辆面包车,也没拉货,那五十块钱怎么都够了呀!”

 听到大方脸中年的回答,李伟均微微颔首。

 类似这种“私人收费站”,对于过路的私家车,一般也就是收个五块十块。

 而大方脸中年一伙人,开着三辆面包车,也没拉货。

 他们愿意支付五十块钱,确实也算“懂事”了。

 谁知,大方脸接着说道:“结果我刚把钱掏出来,人家就让我滚犊子…”

 “还跟我说,今天这条路一辆车也不让过。”

 李伟均惊愕道:“三辆车五十块钱,他还嫌少啊?”

 “那谁知道呢?”

 大方脸挠着头,颇为焦急地说道:“我们是黔州那边干工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