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急了(第2页)

 世家靠的可就是名声。

 “得往上加,绝不能比闵氏少。”潘家族长沉声道。

 “加,必须加。”其他人附和,脸上都是急切。

 “加到多少?”

 裘管这话一出,堂屋静了静,众人眼睛往旁边斜,彼此打量。

 杨束摆明了要大肆宣扬,不出意外,这块碑会长久流传,史书上必定记载。

 万古流芳,谁不想要?

 一时间,众人都没有开口。

 裘川安瞧着这一幕,暗赞杨束高明,不光让人掏钱,还生怕比别人掏少了。

 “行了,都这种时候了,就别整弯弯绕绕的了。”裘管看着他们,凝声道。

 “各自回去吧,想捐多少就捐多少。”

 潘家族长蹙了蹙眉,“不商量商量?”

 “怎么商量?都是狐狸,哪个纯粹?这边说好捐三十万,最后送过去的,绝对不止三十万。”

 “到最后,反而伤和气。”

 裘管有些疲惫,懒得再多说,让裘川安扶他回去。

 “爷爷。”裘川安把热茶捧给裘管,“人都走了。”

 “嗯。”

 裘川安捏着额头,低缓出声:“川儿,依你看,裘家捐多少?”

 裘川安思索片刻,张了张嘴,“越多越好。”

 “世家互为依靠,却也竞争,裘家底蕴深,他们未必不想压一头,这次就是最好的机会。”

 “博得美名,士子会蜂拥到他们的地界。”

 “裘家向来有仁善之名,又是百年世家,要无法排在他们上面,受的影响会是最大的。”

 裘管点头,幽幽开口:“我小看了他。”

 裘川安知道这个他,是说杨束,看了看秦王府的方向,裘川安沉吟了会,正在脑海里组织语言,就见裘管问他:

 “川儿,你看杨束如何?”

 “天纵之才,胆识、魄力、谋略,都非常人可比。”裘川安回道。

 “爷爷,对待他,只能软,不能硬。”

 “他根本不在意会不会得罪我们。”

 “从他的行事看,他不是不顾后果之人,只能是有底牌,完全不惧。”

 许靖州扒饭的手停住,他凝视杨束,扬起嘴角,“还是王上高!”

 “我现在就去办。”

 许靖州顾不上吃饭,筷子一放就要走。

 “不急一时半刻,先把饭吃了。”杨束喊住他,“身体才是根本,你要有个好歹,月瑶不得怨上我?”

 “声势需大些。”许靖州缓缓出声,接着端起碗,飞速扒饭。

 杨束瞧着他高高鼓起的腮帮子,默默竖大拇指,这才是父母官。

 为百姓谋福比娶妻都积极。

 摸着下巴,杨束瞥许靖州,年龄不小了,是不是该给他找个媳妇?

 现在有许月瑶看着,衣食妥当,但许月瑶总不能一辈子待在刺史府。

 “大舅兄,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许靖州眼睛盯着面前的饭,眸色不停变换,一看就是陷入沉思。

 杨束摇了摇头,起身走了。

 第二天一早,会宁县就传遍了:王上要立碑,刻下此次捐银人的名字,供世人瞻仰。

 “听说了吗,捐银最多的,刻大字。”

 大街上,到处都是谈话声。

 “刻大字?也不知道会是哪家。”

 “反正不可能是裘家,我表哥在衙门干活,他跟我说,裘家就捐十万两,还是几家里高的。”

 “十万两也不少了啊。”有人出声。

 “是不少,但半年前,裘族长过寿,光宴席就不下这个数。”说话的人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千两?”

 “是一万两。”

 众人吸了口凉气,光宴席就一万两?那整场寿宴多少钱?

 简直不敢想。

 “裘家子弟在外,可没寒碜过,一掷千金是常事,也就你们信裘家的说辞。”

 “算了,不能强求太多。”有人说道,说完低低叹了声,也只有王上,会大把大把的在他们身上花银子。

 其他人,不过是为了名声。

 得知裘家的不情不愿,众人感激的心淡了不少。

 “还有个消息,秦州要建五所善堂,收留孤寡无依者,东记绸缎铺的薛老板已放出话,捐出自己所有的家财,据说有五十万两。”

 “这岂不是要超过……”心直口快的人,急忙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