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一钩五鱼,轻松拿下(第2页)
周贺看着李强那副志得意满的模样,微笑着劝道:“李强,你的好胜心太强烈了,这不过是一场朋友之间比着玩的较量,大可不必如此较真。”李强虽然表面上点了点头,口中说着:“知道了,师傅。”但心中却依旧不以为然。周贺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多言,继续专注于自已的钓鱼大业。他深知李强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色,唯独这过于强烈的好胜心和对他人轻视的态度,让他有些担忧。其实,周贺和陈达提出这场比试,原本就只是一句玩笑话,输赢并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惩罚。
李建国终于将冰层凿开,冰洞之下的水咕嘟咕嘟地往上冒,仿佛在诉说着冰下世界的神秘。陈达见状,笑着问道:“现在可以钓了吧?”
然而,李建国却出人意料地摇了摇头:“再把冰洞整大一点。”陈达听到这话,顿时一脸茫然,心中满是疑惑。在他的认知里,一般人冰钓时所打的洞,基本上都是和脑袋大小差不多。
因为再大下去,不仅费力,而且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毕竟鱼的大小有限,洞开得太大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陈达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再正常不过了,毕竟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出现过多鱼钩的复杂渔具,像陆军这样自行简易改装的鱼钩实属罕见。
这种经过改装的鱼钩,其厉害之处就在于能够同时钓上多条鱼,而不是像普通鱼钩那样只能钓一条。所以,钓的鱼越多,所需要的冰洞自然就要大一些。
只是,陈达此刻还完全不知道李建国手中的鱼钩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之处。“为什么?”
李建国神秘兮兮地一笑:“师傅,等会你就知道了。”
陈达虽然满心不解,但他也明白李建国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于是便不再追问,决定耐心等待,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很快,在陈达的注视下,李建国将冰洞扩大到了大约有他三个头大小的规模,这个大小比起先前的冰洞,足足大了一倍左右。李建国做完这一切后,呼出一口长长的热气,然后使劲地搓了搓双手,试图让冻僵的手指恢复一些知觉。接着,他从衣服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小盒子。
陈达看到这个小盒子,不禁皱了皱眉头,眼神里充满了好奇,紧紧地盯着李建国打开盒子的动作。
当盒子被打开的那一刻,陈达看到里面是湿润的泥土,而在泥土之中,蚯蚓正在不停地蠕动着。“蚯蚓?!”
陈达惊讶地叫出声来,“你什么时候准备的这些蚯蚓?”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疑惑。要知道,眼下正值寒冬,大地都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地面上的泥土被冻得坚硬如铁,别说是挖蚯蚓了,就连想要在地上挖出一个小坑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建国嘿嘿笑着回答道:“师傅,这些蚯蚓都是我在秋天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的。秋天雨水较多,泥土比较湿润,那个时候我就把蚯蚓放在一个小缸里面,再加上一些泥土,就这样一直养着。我这么做,就是为了在冬天冰钓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这可比普通的鱼饵好用多了。”
李建国说的可都是大实话,在钓鱼的世界里,虽然鱼饵能够吸引鱼上钩,但与活物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蚯蚓,这种鲜活的小生物挂在鱼钩上,对于冰层着蚯蚓,鱼几乎都会忍不住咬钩。
陈达听了李建国的解释后,先是一愣,随后便哈哈大笑起来:“你啊你,可真是个有心人!”
笑过之后,陈达又接着问道:“这就是你把冰洞凿这么大的原因?”“那倒不是。”李建国笑着回答,一边说着,一边从兜里拿出鱼线和鱼钩。他开始熟练地将蚯蚓穿在鱼钩上,起初,陈达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可是一两分钟过去了,陈达惊讶地发现,李建国还在不停地往鱼钩上穿蚯蚓。他不禁心中疑惑:一个鱼钩为什么要穿这么多蚯蚓呢?正当他在心中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鱼竿猛地传来一股强大的拽力。陈达瞬间回过神来,不再多想,他迅速地手腕发力,紧紧地握住鱼竿,开始用力往上拉。很快,一条鲫鱼被他成功钓了上来。
陈达将鱼放在一旁,李建国也趁机将自已的鱼钩放入冰洞之中,然后乐呵呵地坐在凳子上,和陈达悠闲地闲聊起来。
钓鱼,本就是一项极其考验耐性的活动。有时候,运气好的话,可能几分钟就能有鱼上钩;而运气不好的时候,就算等上半个小时,也未必能看到鱼的影子。此时,在旁边不远处的周贺和李强师徒二人,已经成功钓出了七条鱼。其中,李强钓了五条,周贺钓了两条。从整体的钓鱼水平来看,周贺和陈达其实是不相上下的,他们谁钓得多一些,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运气的成分。李强一边整理着自已钓上来的鱼,一边时不时地看向不慌不忙的李建国,心中暗自得意:五条比零条,你还能翻出什么花样来?简直就是在做梦!
李建国静静地坐在那里,大约过了七八分钟后,他手中的鱼竿终于有了动静。只见他眼疾手快,一下子就将鱼竿收紧,两条鱼瞬间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从冰层达看到这一幕,心中既羡慕又佩服。他自已钓了这么久,才好不容易钓上来一条鱼,而李建国这两下子,显然比自已要厉害不少。李建国笑着走到两条鱼旁边,仔细一看,一条是老头鱼,一条是鲫鱼。他发现鱼钩上的蚯蚓已经被鱼吃掉了,于是便重新拿起蚯蚓,熟练地将鱼钩再次穿好,然后用力将鱼钩甩回冰洞性就来了两个,不知道后面还能不能钓上来更多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