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世无一证永证(返工完毕)(第2页)




    念及于此时,洛祖恍恍惚惚就收拢来了一丝人族众生的意念。



    “大势…气运…”



    因为观察,因为知晓,因为存在。



    所以拥有,所以接受,所以理解。



    大道究竟是什么,修行又是为了什么。



    洛祖忽然就在这样的明悟中陷入一种迷惘。



    随之而来的便是他上辈子记下的一句经典谶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曾经他以为已经过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如今恍惚以为自己竟然又兜兜转转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哲学上的辩论并不是一证永证的,人随世变,世俗变化,曾经的世界观自然也该产生变化,而且根本一变,对于自身的所在位置,自身对万物的看法,也将随之变化,看山如何还是山?



    纵使本质还是那个本质,可追求的过程可能也变化了。



    思辩啊。



    世界一变再变,可再怎么变,自己不变即可。



    那时山是不是山还重要吗?



    重要。



    也不重要。



    洛祖很快也发现自己正陷入一种思维怪圈,自身的所有推演能力都因此陷入这一死循环中,不能解脱,无法做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思考。



    “劫运同体,运来临,劫同至,这便是来了劫难。”洛祖幽幽道。



    洞府狭窄,此刻充满冥冥中的劫运。



    气运克不了劫难,劫难毁不了气运。



    但洛祖却又想起了一句话:“静诵道德。”



    或以自身道德来避难。



    如何修道德?何处寻道德?



    虽然不好寻,但洛祖却是心底透亮:“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道德经,三千言,就在身边。



    曾经他对祂嗤之以鼻,如今却以为自己就是小丑。



    这回旋镖有些快,打得他自己都措手不及。



    将如今的“正版”道德经拿来,放于膝上,细细品读。



    道德经念道德,一念便是三千载,如今便是四万九千岁。



    “如何念道德。”洛祖竟仍未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