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191章 不知道他们的祖先会不会后悔(第2页)

 不知道吴三省在天有灵看到子孙这副样子,会不会后悔他当初的选择。

 那些与他选择不同的明将,子孙可过的比吴岩乐好多了,白文选、李嗣兴的子孙,目前可还在旗,不说大富大贵,至少衣食无忧。

 “除了你以外,还有多少是当年晋王旧部的子孙?”莫子布轻声问道。

 吴岩乐摇了摇头,“靳家,汪家,刘家都绝嗣了,他们大多在八年前,跟随宫里雁死在了阿瓦城下。

 祁家带着部将罗家、白家的,去西边投靠了果敢的杨维兴。”

 靳家是指靳统武的侄子靳泰这一系。汪家就是汪公褔的子孙。刘家则是蜀王刘文秀的养子刘鼐这一系。

 祁家则指的是刘文秀的部将祁三升后人,他早就投降了吴三桂,是吴三桂手下与马宝齐名的悍将。

 但祁三升虽然投降了,其中一个儿子祁磊却不愿降清,一直在滇缅边界追随晋王李定国,最后留了一支人在桂家之中。

 至于果敢,十几年前才由科干改名而来。

 永历皇帝麾下的挂印总兵杨高学,虽然被称为果敢杨氏之祖,但让杨家真正成为土司的,还是在杨高学的孙子杨猷才手里。

 他为人十分精明,懂经商,武艺又高强,通过军事和联姻等多种手段,取代了原本兴达户的土酋,外号陈驸马者,遂成一方霸主,并从清朝得到了奉政大夫的正五品文散官。

 杨猷才1758年才去世,如今掌权的杨维兴则是他儿子,此人比起杨猷才更有才略,在他手里,基本形成了后世果敢的地盘。

 莫子布结合手里的信息略一思考,就知道杨家和祁家他不可能招揽过来了。

 如果莫子布

猜的不错的话,以杨维兴的能力,如今果敢以南基本被四次清缅战争打烂了,贡榜王朝也被重创,杨维兴应该会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南下兴威、腊戍等地。

 人家土皇帝当的不知有多快活,自然不会理会莫子布。

 “那你们怎么没去投靠杨维兴呢?”莫子布转而问道。

 吴岩乐脸上浮现出了骄傲的神色,“杨家昔日不过是靠讨好永历皇爷,得了个挂印总兵的官衔,实则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将兵。

 我等大西军骁锐,堂堂英雄之后,岂能去听杨家人差遣。”

 莫子布有些无语,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挺傲娇,不过他也不会说什么,各有各的选择嘛。

 于是,莫子布指着远处抱着一根大羊腿,疯了一般啃咬的傻小子问道:“他真是韩王系宗室朱公璟淳的后裔?”

 吴三省迟疑了一下,还是咬着牙点头,“回总兵官,确实是的,他叫汉岩洞,是洪兴皇....的五世孙,他父亲汉岩板跟着宫里雁一起被鞑子抓住,据说流放到西域去了。”

 ‘岩’在滇南的语境下,用在名字中应该去ai(三声)。

 莫子布忍不住咧了咧嘴,这都什么名字,不是汉人的用法,倒是有些像傣、佤的传统。

 “那宫里雁不是朱公璟淳的后人?”莫子布接着问道。

 “不是。”吴岩乐回答道:“洪兴王去世后,他的子孙和那氏不断联姻,大明王的尊号也给了那氏。

 七个宫里雁中,洪兴王的子孙只在四十年前当了一次,其余都是那氏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