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这是天要亡郑氏啊(第2页)
黄五福拿着檄文气得浑身发抖,太监嘛,本来就很在意人拿他的身体说事,这哪受得了如此直接的‘大逼兜’抽脸。
更别提陈太理还是黄五福自己下令可以让他居别院,然后跑掉的,因此只要想想,那真是气得连呼吸都困难起来了。
“毛锥子言语如此恶毒,该下十八层地狱,我誓杀之,我誓杀之!”
周围的亲信怕黄五福给气过去了,纷纷过来劝慰,等到黄五福心情平复了一点,养子黄廷宝过来建议道:
“父亲,那阮文惠看来没说错,这莫五阴损狠毒又擅长蛊惑人心。
单凭我们,是很难与之对抗的,还是赶紧请靖都王率大军南下吧。”
黄五福的副手丁锡壤也劝说道:“莫氏在嘉定经营数年,其又是明香人出身,听说还娶了暹罗吞武里郑昭的女儿,恐怕此次是引了暹罗兵北上的,必须要谨慎应对。”
另一大将阮有整则眼珠子一转,“那莫五莫玄德与张褔峦有杀子之仇,公爷不如把张褔峦放出来,让他和他的党羽,出钱出力组织乡兵。”
之所以所有人都劝黄五福求援,那是因为北郑自己也不平静。
早在三十年前的北河农民起义中,后黎朝的宗室黎维密等人举企图火烧东京,谋杀郑主,事败后逃亡安南西北与老挝的交界处。
而黎维密本来应该在1769年最终被剿灭的,但在莫子布的资助和敲边鼓下,西山军更快的干翻了南阮。
从而导致黄五福比历史上提前了三年南下,所以剿灭黎维密的力量被分散了,一直到去年1771年底,才最终被剿灭。
郑森是亲自布置剿灭方案,又有黎维密的女婿赖有玿,引郑军攻灭了黎维密最后的砦堡。
这位跟郑主对抗了快四十年的后黎朝宗室,选择全家自焚而死,整个后黎朝,才终于失去了所有的反抗能力。
而黄五福带着南下顺化的三万五千大军中,也因为此战被调回去了一万五千。
黄五福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命人写奏报给郑主郑森,准备让郑主增调大兵两万,用来击破莫子布。
不过黄五福的奏报还没到东京城(河内),反倒先是从东京城传来了爆炸性的新闻。
郑主郑森在三个月前,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强行杀害了被废的后黎朝世子黎维祎。
黄五福目瞪口呆,只觉得脑袋一阵阵的炸疼,连郑主的老支持者丁锡壤都吓得脸色惨白。
这历来郑主废掉后黎朝的大王不稀奇,废掉一个王世子更不算什么,就算是杀掉,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这里面必须要有一个逻辑,就是你不管废王还是废王世子亦或者是杀,必须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这个正当理由的核心,不是说像霍光废昌邑王那样,需要列举所少条罪状的表面正当理由。
而是你要有一个明确的逻辑和需要,才能废。
就像是董卓废汉少帝刘辩,他这是为了立威,为了拿捏朝廷,所以必须出的狠招。
这种废立虽然很多人不同意,但他们能理解你做这事的内核,知道你不是乱搞事,而是个知道行业规矩和潜规则的人。
但是郑森杀害黎维祎这事,就完全没有这个正当性在里面。因为黎维祎连王世子都不是,他是一个被废三年,一直被幽禁的王世子。
郑森作为幕府之主,在政治上是没有任何的理由和需要继续针对这样人物的,更别说把黎维祎及其亲近全部一起杀死。
这就太坏规矩了!
而且这件事,还把郑森作为主上的性格缺点彻底给暴露了。
这郑森为何对黎维祎这么狠呢,原因是因为郑森的父亲明王郑楹,是个非常尊重黎朝大王的郑主,也就是前边说的郑主横跳之往左跳的典型代表。
在郑楹的尊重下,黎朝大王的威望有所恢复,至少表面是这样。
而郑森当时是世子,与身为黎朝王世子的黎维祎关系很好,有次郑楹招待黎维祎吃饭,郑森也在,且与黎维祎分庭抗礼相对而坐。
饭没吃几口,郑楹的妃子阮氏觉得黎维祎是王世子,身份比郑森高点,不能跟黎维祎面对面吃饭,于是劝郑楹把郑森给赶了出去。
这是这么一件事,郑森深深怨恨上了已经是他妹夫的王世子黎维祎。
等到他继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冤枉黎维祎
干了他的小妈,以此为借口,强行把黎维祎给废了。
嘶!
没看错,郑森废掉黎维祎的借口,是说黎维祎给他爹郑楹戴了绿帽子,与他的预备后妈之一经常打扑克。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好家伙,这不提心眼小不小,有没有必要之类的,你这借口,是不是有点子太牛头人了。
而废了黎维祎怎么说也出气了吧,但郑森只忍了三年时间,竟然硬是处死了没有还手之力的黎维祎,这就太过分了。
这不但暴露了郑森为人阴狠小气的弱点,还违反了最基本的政治规矩。
这不得不让外人相信,黎维祎肯定是真的给你父亲带了绿帽子,所以你才这么恨人家。
对于一个王者来说,一旦出现这种事情,立刻就会把你身上不可亵渎的光环打碎,是非常败坏形象的一件事情。
黄五福服侍了郑氏三代国主,所以知道这事大条了,他惨笑一声,“准备囤积粮草吧,大王的大军,很快就要南下了。”
以黄五福对郑森的了解,这位爷现在肯定回过味来,觉得事情整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