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257章 这下真成仁德公了

 第257章 这下真成仁德公了

 满清乾隆三十七年,十月二十八,小雪。西元1772年11月22日。

 北河郑主郑森在东京城被骂的受不住了,于是点起宿卫番上的三府军优兵,往西京(清化省永禄县)而去。

 这一切所反映出来的,其实是郑主权威开始不断下降。

 这也是郑森的父亲郑楹选择往左,当一个‘保王派’的真正原因。

 因为北郑府僚走过二百年的历程后,在朝中始终不能摆脱三府军的挟制。

 在朝外,各地京汉高门通过垄断知识和科举舞弊的方式,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官僚集团,他们甚至开始插手地方镇军的组建。

 历史上十几年后,郑森的儿子郑楷不能压制各方,竟然发生了三府军杀参从阮霑,挟持郑楷要赏钱。

 然后各地京汉高门各组镇军,打着救援郑楷的旗号攻打东京城的闹剧。

 几乎与东汉末年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差不多了。

 这种内外都要失控的危险郑楹看到了,于是拼命裱糊,还把自己打造成忠臣,希望借着后黎朝不多的威望,一起稳住朝廷。

 只可惜他的儿子郑森看不到。

 郑森只看到了在他父亲郑楹的治理下郑氏又中兴了,不但剿灭了阮有求这样的大盗,连黄公质也被逼到了猛天峒(奠边府一带)。

 现在他自己命黄五福南下灭了百年宿敌南阮,又剿灭了自称天南帝子的黎维密。

 危机?哪里有危机?

 所以在郑森看来,郑氏已经在他们父子手中复兴,如此威名赫赫,武功极盛,杀个黎维祎算什么?

 结果这一杀,立刻就把北郑的问题的给暴露了。

 郑森更是有胆子杀人,却没胆子承受责骂,选择了南下避避风头。

 冬月初一,郑森驾临西京,随后开始召山西、山南、兴化、乂安四外镇统领和清化的正副都领带兵前来汇合。

 不久山西镇统领段阮俶,乂安统领裴世达,兴化统领黄廷体都率军赶到。

 几日后,留守的参从上报山南之兵需要拱卫定东京,最好不要调遣,郑森同意。

 又有清化正督领阮潘上书请求只率外镇之兵前来汇合,内镇之兵需要弹压地方。

 此时的清化由于太重要,被拆分成了内外两镇,设正副督领分别控制。

 郑森考虑到外镇才是清化精兵所在,又确实有弹压地方的需要,于是准许。

 于是冬月初五,清化正督领阮潘率清化镇兵四千赶到,至此郑军几乎都汇集到了西京。

 出发时,郑森带走了东京城大部分的三府军优兵,共一万二千人。

 乂安、兴化和清化外镇共一万镇兵,都是刚刚剿灭黎维密的,士气旺盛。

 山西之兵七千,本来是要去剿灭黄公质的,如今也被郑森召了过来。

 于是,郑森带着身边的优兵和镇兵(也叫一兵),总计有两万九千,加上他的亲随护卫之军,正好三万。

 其余民夫、丁壮等等负责转运粮食,运送器械辎重者,也有近五万人之多。

 这个规模,在北郑的历史上,是非常罕有的。

 只有当年北郑南阮互相争斗最激烈的时候,才会出动这个规模。

 可是人一多,消耗就海了去了,侍郎武陈绍劝郑森道:“如今国家四处用兵,实未有一日修整。

 前年、去年北河之地皆有所歉收,近屯大兵八万在西京,各地供给困难,劳民伤财,实不可取。”

 郑森把眼一斜,“我岂不知军粮供需之大,但消灭阮氏一统大南机会近在眼前,些许粮草还舍不得。

 就算北河供应不足,还有广南之地,吾手提十万雄狮,还不能就食于广南吗?”

 郑森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军需供应非常紧张,但他郑氏不是大王而是僭主。

 他这僭主出京,不把精兵都带在身边,难道要留给其他有心人吗?

 只不过斥责完武陈绍,郑森马上就感受到了压力。

 这三府军跟着他从东京出走,离开繁华之所,到这西京偏狭之地。

 而且西京比东京小了很多,导致很多三府军都没法驻扎在城内,只能在旷野扎营,加上供应紧张,因而怨声载道。

 于是这些骄兵开始鼓噪起来,大吵大闹要郑森放赏。

 而清化和乂安的镇兵跟这些三府军是乡党,看着三府军在闹事,他们也学着加入了进来。

 消息传来,郑森可不敢怠慢,因为越南的清化和乂安两省,自古以来就是武德充沛的革命老区。

 放到中国,这两方就相当于河西陇右和幽并二州,历来是出精兵又爱闹事的区域。

 安南历史上,不管是农民起义还是藩镇割据,亦或者有大气运者入主东京为王,基本不是在清化起事,就是在乂安起事。

 想到这些,郑森只能给三府军每兵放赏一贯,清化、乂安的镇兵放赏十陌。

 此时的北郑币制混

乱。

 贯、缗、陌、两、钱等单位混乱通用。

 一贯钱大约等于一两银,一钱银值两陌,但是一贯钱却又只值十六陌。

 这完全就是政府用来坑害百姓的伎俩,他们通过复杂的换算,在表面的税率上狠狠地多收。

 而同时,北郑境内铸币则更加混乱,官方铸造的要分新钱和旧钱,各种年份的质量都有差别。

 同时还有大量豪门铸造的假钱,以及勾结官府私人铸造,连假钱都算不上的极劣质钱币。

 最惨的铜钱一贯,仅仅只能值两钱银子。

 所以,听到是赏钱一贯,三府军又开始闹事了,因为凡是用贯和陌的,必定是给铜钱。

 “叼阿母!”一个队卞吏手持短刀大骂,“咱们出京护卫国主走了几百里路,就值这点烂钱,把咱当要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