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305章 莫登庸好,黎利坏(第3页)

 “你的意思,是把这些地分给他们?”莫子布脸上一喜,没想到,安南竟然还藏着这一批伪武士阶层。

 其实我莫大王就是没有细想,广南阮氏能在一百年的时间,夏君夷民完全消化了占婆这样的大国,还把高棉人和上人等蛮族同化的奄奄一息,儒学世家没点战斗力,下面的子弟没有几个能文能武的怎么可能。

 这也是后世越南战斗力在中南半岛非常抢眼的原因,甚至是基因之一,因为他们从古至今,就是这么去对付柬埔寨、老挝等国的。

 “不能直接分给他们,大王可拿出一部分地,然后开一届乡试恩科。

 题目就以黎利起兵反明与莫太祖归明为题,不让写八股文,就写策论时评。

 能明白大王意图,跟上大王归京为汉脚步的,让他们家三抽一。

 其中一丁去西婆罗洲屯垦,其余两丁就可以在家耕读为大王效命,地可以多分一点,一丁给五十亩,让他们有足够的财力在地方上抚养儿女,学文练武以备征召。”

 郑锦水脸上,一片指点江山的激昂,完全沉浸到那种指挥方遒的快感中去了。

 “其余剩下的土地,就全部建设为王庄,那些不能文武的佃户反正也习惯了给别人种地,干脆让他们给大王种地算了。

 这样他们也能安心,有劳役还可以直接征发他们。”

 “不错,阿水你成长了,有一国重臣的模样了。”莫子布一副老怀大慰的模样,然后就在郑锦水有些洋洋得意的时候,莫大王话锋一转。

 “但即便这样,如今谣言已经满天飞,我们现在辟谣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就跟你说的一样,下面的官吏都是高门的人,他们才不会尽

心尽力为我们办事。

 而就算尽心办事,如果来应考的粗通文墨高门子弟都坚持认为黎利是顺应天命,本王那位伯祖莫登庸是卖国求荣呢,这样的人才我们根本不敢取啊。”

 郑锦水闻言一愣,立刻就皱着眉头开始冥思苦想,方才的洋洋得意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其实郑锦水的建议是非常有用的,总结起来就是统一思想和高门再分配。

 那些想要得到我莫大王土地的安南伪武士,肯定是要写莫登庸好话而批驳黎利的,那这就相当于在给莫子布交投名状。

 而不把地分给佃户,而分给这些伪武士,还一丁给五十亩顺化好田这么多,就相当于把原本高门高度集中掌握的生产资料分给一部分高门子弟。

 这其实也是土改,只不过不是全民均分,而是消灭特大地主,把他们的生产资料分给特定人群,造就一批拥护我莫大王的富农和小地主。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是没错的,但非常考验政府的动员能力。

 现在的兴唐,还做不到可以动员最底层百姓的地步,所以还是得搞国人、府兵这一套,只有这些人才能做到给了好处立刻就能看到收益。

 郑锦水的献策,其实已经切实解决了莫子布的难题,他现在故意给郑锦水上难度,不过是压一压郑锦水傲娇的性格而已,才十七岁呢,好好打磨才能更放光芒。

 “而且本王敢说,这些谣言,并不是百姓传的,他们口口相传才能传多远,甚至你看到的那些已经在逃亡的农户,说不定就是有些人想让你看的。”

 “啊!”算得上初出茅庐的郑锦水连受打击,开始细细体味莫子布的话了。

 而我莫大王嘿嘿一笑,“阿水,你信不信,今日之内,协理大学士陈太理就会来找我,还会带来蓬山陶家的陶维德。”

 话音刚落,外面侍卫来报,“协理大学士、香茶伯陈太理与其子刑部右侍郎陈太兴在门外求见。”

 郑锦水目瞪口呆的看着莫子布,顿时起了高山仰止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