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你们不吵起来,我就该睡不着了(第2页)
但此时,这座王宫正处于它最辉煌的时刻,墙体异常高大,只不过没有按照中国那样刷上朱漆,看起来稍微有些暗。
除开城墙以外,皇宫的主体建筑,基本以明黄色为主,夹杂着一些青黑色。
“臣为大王贺,您终于实现了诺言,带我们打回北河了!”
武文勇刚从海阳过来,他这次属于是衣锦还乡,所以一路非常顺利,基本没遇到多少抵抗。
反而在他家乡海阳,在陈韶昶的海阳陈氏配合下,发生了支持莫子布的起义。
周围的文臣武将也纷纷过来拍马屁,莫子布哈哈大笑,是真不容易啊!
他自1765年穿越来,一路上到处忽悠,到处忍让,南征北战上万里,花了十年时间,终于基本打下了安南。
我莫大王,也从一个十八岁小伙,成了马上奔三的大叔了。
而之所以这么慢,主要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安南,并不是华人的舞台,不管是明香人还是清人,都只是配角。
而莫子布,硬生生扛着这个群体前进,把他们扛到了登顶安南的位置,逆天而行,自然要困难的多。
但莫子布有个感觉,他的积累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了,只等在北河再跟满清大战一场,前路就会豁然开朗了。
不过对于莫子布来说,进了东京城,并不等于他可以在北河立足了,目前他不过是控制了一些大城镇而已,下面的乡野还是全部掌握在高门手中。
这几百年形成的世家
大族,可不是那么容易就铲除的,甚至就是压服,也需要一定的手段。
历史上阮文惠三次进北河,连清军都赶走了,但仍然无法安定北河。阮褔映一统安南之后也是如此,甚至因为人心不附,而下诏不许复建东京城的王宫,并修建各种建筑,破坏东京王气后,转而在顺化大建王宫。
你要以为这两人没手段那就错了,不管是阮文惠还是阮褔映,都是一时俊杰,都是杀了不少人的。
阮褔映甚至故意给北河高门的文人安上奴事西山贼的罪过,把他们拉到东京文庙当众鞭笞,出他们的丑,但最终还是没有获得北河上下的支持。
莫子布一边回忆着历史上他能记得的这两入北河遭遇,一边把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始制定自己的办法。
五月初十,陈光耀率兵一万,先兵不血刃占领了山西镇,随后北上攻破太原镇,杀忠于后黎朝的兵将三千余人,擒追随景兴王黎维祧的文武大臣七十余人。
黎维祧在太原镇守,宣太兴高四镇安抚使阮辉潆的护送下,一直往北跑到了高平立足,并派人去向满清哀告求援,走了莫氏的老路。
而陈光耀只有万人上下,要守护两个镇城,十几个县,也不清楚高平一带的情况,是以不敢再追,只能稳住地盘。
同时在东北面,武文勇率兵一万,先渡过富良江,攻下京北镇,五月十三,又渡过是求江,于谅江府大败阮文惠和阮有整。
这两人损兵折将,刚刚招募的几千人,又被打的只剩几百人。
阮文惠只能灰溜溜的护着王太子黎维谨跑到谅山才立住脚,同样随后也赶紧向满清哀求,请求发兵惩戒莫子布。
而武文勇也不敢孤军深入谅山的密林之中,只能开始驻扎安抚当地。
五月十五,莫子布任命陈光耀为太原镇守,驻扎东京西北的山西,太原两镇。
武文勇为京北镇守,驻扎东北面的京北镇和谅江府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