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人到中年纸老虎

第359章 报仇雪恨,就在当下(第2页)

 我莫大王凭借后世的印象,以为此时满人还有一百四五十万,但实际上此时已经不足八十万了。

 这八十万人中,成年男丁也就二十五万上下,除开伺候皇帝的,做官的,身体羸弱、残疾无法当官的,偷奸耍滑逃避兵役的,剩下全部当兵也就是十五万上下。

 且实际上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估计只有七万人左右。

 这七万人,要驻扎从伊犁到惹萨再到广州的整个中国,根本不堪使用。

 现在能机动的,也就一两万驻京八旗,战场附近的驻防八旗几千人而已。

 这也是乾隆不停到关外‘打野’,把索伦人、巴尔虎人逼的在清末比汉人还反满清的原因,因为八旗实在没有多少机动兵力,只能去抓这些可怜的外东北原住民。

 海兰察也沉默了下去,是啊,就算莫子布用五个人换他们一个人,也只需要死伤三四十万人,就能把八旗给换绝种。

 而让这两人心里开始打鼓,开始考虑交换比的重

要原因,那就是我莫大王的能力。

 如果此时是在打缅人,打大小金川,阿桂和海兰察不会如此担心,因为这两家不管从能力还是出身,都无法对满清造成根本性的威胁。

 唯有莫子布,出身就不说了,单说能力,自从满清大军入北河,看似掌握主动,但莫子布就如同一条隐藏在阴暗草丛中的毒蛇。

 满清根本抓不着他的身影,却总能感觉到他就在周围窥测,这就是能力,坚壁清野,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办到,办好的。

 “如果黄廷惠没有危言耸听的话,那莫贼在等的就不是别的,而是水师的决战。

 他只有击败我们的水师,才能截断自海上来的补给,其坚壁清野的效果才能达到。

 到时候他也不会再轻易让出城池,而我等无粮可食,只能选择撤军,他再衔尾追击,此战一胜,安南就是他的了。”

 海兰察慢慢的分析道,他说对了一半,另一半则完全错了,导致海兰察预估错误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不相信莫子布会有一支拥有三、四、五级风帆战舰组成的舰队。

 海军可是很费钱的,按大清的标准,要维持莫子布这样一支舰队,买舰的钱就得几百万两,每年的维护、辎重消耗、官兵薪水还得要几百万两。就以五年为例,这需要支出的钱粮,少说也得两三千万两,在整个东方,只有我大清有这个家底,根本不是莫子布能负担得起的。

 更重要的是,软帆船可不是硬帆船,操作非常复杂,几年时间,根本培养不出来合格的军官和水手。

 只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舰船是法兰西送的,海军官兵大部分是法兰西出的。

 资金方面,莫子布从白象王那里抢了一百多万两,找荷兰人‘借’了一百五十万两,法兰西两次给了两百六十万两的贷款,蛤堡给了两百万两。

 这七八百万两银子在大官大贪,小官小贪的我大清干不成什么事,但是在莫子布这,是能办好大事情的。

 因此莫子布确实大部分的钱都烧到了海军身上,但目前还勉强扛得住。

 两人合计了半天,觉得基本弄清楚了莫子布的套路,海兰察忍不住说了句。

 “此时最稳妥的方案,就是让黎维祧回到东都(京),让他来召集旧臣,安抚百姓,为我大军提供粮草和民夫。

 黄廷惠此人心思难测,有鹰视狼顾之相,且他跟莫五一样是广南来人,在北河完全无法使人心服膺,实在有些鸡肋。”

 阿桂摆了摆手,示意海兰察不要再说了,因为我乾隆认为搞定莫子布不过是洒洒水,他觉得自己没想干掉莫子布,只想把莫子布赶回广南,看着就没多少难度。

 所以乾隆已经把逃到广西的黎维祧给召往北京了,准备看情况。

 如果阿桂他们打得好,北河就要收归满清,黎维祧就给个旗人身份,养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