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旗人的根本并不是旗人(第2页)
号称众正盈朝,可是把国家搞的还不如昔日魏忠贤时期,这些教训可曾吸取?
你们既然知道朕是来驱逐鞑虏,重拾山河的,为何除了你王念孙、钱大昭、张复等少数人以外,并无几人投奔明主?”
王念孙被说的羞愧不已,红着脸半天没抬起头来,一想到他们东林党确实治国连魏忠贤都不如,那是真的有种想死的尴尬。半晌,王念孙才抬起头,“陛下,我们江南百姓已经知错了,请陛下不计前嫌搭救。”
莫子布指了指王念孙,“你记住,自己能代表谁,就说谁。
你代表不了全江南百姓,就不要提江南百姓。
朕最烦的就是你们明明心里藏着小九九,却还要打着为民请命的幌子!”
“江南百姓他们并没有罪,他们不需要知错,他们辛苦耕种,交足了赋税,鞑子南下他们也曾抵抗。
他们只拿了这个国家一丁点好处,这些他们已经全部还给这个国家了。
只有你们这帮子江南士林,拿了大好处,却把国家给搞烂了!
你想法回江南去一趟,问问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簪缨高门,他们对不对的起张煌言、史可法、夏允彝、陈子龙他们。
他们看着西湖边的岳武穆和于忠肃雕像,还知不知道羞愧!
我一定会出兵,驱逐鞑虏、重拾山河。
我也依然会重用江南的士林,但你们要想清楚,未来的大虞绝不可能再纵容你们,就像在大明时那样。
你们愿意接受,那就一家一封悔过书写上来,未来如何治理江南,我还是会与你们商量着来。
不愿意接受,就赶紧去投靠鞑子,我正好拿他们的鲜血,告慰那些在天之灵!”
王念孙如蒙大赦的下去了,耳根子都是红的。
他是第一次如此直观的感受到了莫子布的气魄,这是一个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不会被儒家圣君明主捆住手脚的帝王。
王念孙下去之后,莫子布很快将在广州的李献文、陈光耀、瑞恩斯坦、莫里茨.克鲁格、王无病等高级军事将领召集了过来,让武性把满清在江南的做法跟他们通报了一下。
“鞑子要弃守江南了,至少是不会在江南与我们决战。”李献文率先说道:“他们这个搞法,就是力求在短时间榨干江南的财富,然后囤积于中原与我决战。”
“末将同意银川侯的说法。”王无病站起来说道:“他们这么做的最大原因,是我大虞与满清的恢复能力根本不在一个水平。
我大虞经过一年的复员、征召和训练,军队实力比北河之战前还有所增强。
而满清,从我们收到的情报来看,不管是满清在直隶新汉军的征召,还是在陕甘试图重新启动陕甘绿营,都远远慢于他们的预计。
情报显示,到现在为止,满清在直隶新征召八旗汉军三万的目标,只完成了八千人。
三万陕甘绿营倒是征召出了两万,但除了刀枪等冷兵器以外,火铳和火炮都严重缺乏。
北河一战对于满清来说,除了兵员上的损失以外,更大的是火炮和会看标尺、测弹道的火炮手的损失。
这导致他们短时间根本不能成军,不敢在江南跟我军对打。”
王无病说完,瑞恩斯坦挠了挠头,他还是有点不能理解,“但是陛下,我觉得还是很诡异。
江南所在的三个省,是全满清的赋税第一重地,没了江南他们就没了半壁江山。
乾隆皇帝并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他为什么不在江南施行笼络江南官员和地主的政策,而要把他们推向我们呢?”
莫子布冷哼一声,“正因为乾隆不昏庸,所以他才不会在江南跟我们决战,因为他知道他们在江南干了什么!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莫子布把拳头捏的咯咯作响,“只要是人,就不会忘记这样深仇大恨!
这不是简单的好处就能收买的,乾隆给的再多,他也收不了江南的人心,所以他干脆放弃。”
“还有一个原因,我的陛下!”参谋长莫里斯.克鲁格说道:
“臣与参谋处的军官们复盘了北河之战,得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北河之战使我军遭受最大伤亡的,并不是火炮和火铳,而是骑兵。
特别是在左翼,他们差点就击溃了我们的军阵,连陈联中将都身负重伤。
所以,这使得满清的统治者可能会继续认为,他们最大的王牌不是铳炮,而是更加犀利的骑兵。”